《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冀朝鼎于193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时所著的英文论文,后由岳玉庆翻译成中文,并由商务印书馆于2016年或2017年出版(存在不同版本的时间差异)。该书强调水利系统对中国历史的经济区影响,以及与政治区域发展变化的关系,论证了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作者从几个基本假设出发,如农业社会结构的凝固、水利建设服从于统治目的、气候对水利工程无决定性影响等,开创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并分析了海河流域的开发、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江南围田的利用及山区土地的利用等问题。书中还详细探讨了作为国家一项职能的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基本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并按照中国历史上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的时间顺序,揭示了经济中心的转移过程。
附图
序言
第一章 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治水的地理基础和经济区划
第三章 历朝治水活动的地理分布统计
第四章 承担中国国家经济职能的治水的起源
第五章 作为基本经济区的黄土地区和黄河流域中部
第六章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过渡
第七章 长江流域的经济统治地位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