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点,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入,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


作者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于15至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殖民帝国时代,以及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性扩张及其主宰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并叙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该书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发展一种全球文化史,即人类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


作者

埃里克·R.沃尔夫(1923~1999),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1940年赴美,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于1951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沃尔夫曾先后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


沃尔夫深受马克思理论的影响,擅长将人类学的微观分析与宏观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体现出了一名人类学家并不多见的历史视野。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他印证人类学的理论,著作颇丰,知名作品有《农民社会》(Peasants)、《二十世纪的农民战争》(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查看全部
目录

1982年版前言

1997年版前言

第一部分 联系

第1章 导论

第2章 1400年的世界

第3章 生产方式

第4章 欧洲,扩张的序幕

第二部分 寻求财富

第5章 在美洲的伊比利亚人

第6章 毛皮贸易

第7章 奴隶贸易

第8章 在东方的贸易与征服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

第9章 工业革命

第10章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变异

第11章 商品的流动

第12章 新劳工

后记

参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1

附图2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