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明史》一书由薛凤旋所著,该书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剖析了几千年来中国文明的发展与历史的演进如何体现在城市建设中。作者以跨越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考古学的多学科视野,将城市作为观察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切入口,参考了大量中西文献及前沿考古成果,从军事和政治体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等方面,展示了自新石器时代至当代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力求细致还原五千年中华文明和城市的变化轨迹。


书中辅以精心研制的图表,展示了历代城市的演变过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中国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此外,作者还在书末对中国城市与文明的关系和中国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总结,并展望了中国城市文明未来的发展。


作者

薛凤旋,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并接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后就读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薛凤旋教授是城市发展的系统研究者,专攻城市、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展策略研究,出版专著及编著共约40本,发表国际学术论文逾100篇。他的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等。


薛凤旋教授曾任香港大学教师,并在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担任奠基所长。他的学术研究成果融贯了中西方的观点与方法,并且多用中英双语发表。此外,薛教授还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会以及多个特区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


查看全部
目录

序言

导言 文明、城市、历史与中国特色

文明的定义

文明与城市:城市的兴起是文明形成的基础

文明、城市与历史

文明的分类、“文明冲突”与“文明衰落”

关于中国城市文明史的主要观点

本书的组织

第一章 序幕: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分期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多元的先民文化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第二章 新石器中期:从原始聚落到初城

原始文明

仰韶晚期的聚落

结论:初城是文明的前夜

第三章 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城邦

什么是城邦?

西方古文明的城邦

龙山时代的社会

龙山聚落和城市

龙山城市的结构和功能

结论:龙山时代的城市文明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代初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文明奠基于夏代

古籍及考古发现中的夏代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明新纪元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二里头反映的夏代城市文明

结论:中华文明新阶段——世袭封建王朝与青铜时代的开端

第五章 商代:青铜时代鼎盛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有现存文字的第一个朝代

先商人的来源与商代“家天下”世袭王朝

商王朝治国理念、疆域、制度与社会

早商的城市体系

晚商的主要城市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基础

第六章 周与战国:典章制度的成熟期

中华文明与历史的分水岭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典章制度与教化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文明印记

战国:铁器时代开始,封建体制变革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

结论:中国城市文明新阶段与城市的礼乐代表意义的定型

第七章 秦汉:大一统集权体制与行政型城市

秦开创新型王朝及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新经济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结构

结论:行政型城市主导了统一帝国的城市文明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一统

唐代政治体制与社会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唐代的城市结构

结论:唐代体现了中华大一统下的城市文明特点

第九章 宋代:工商业发展与新城市文明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两宋社会的特点

宋代城市文明的新动力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宋代城市案例

结论:概念与制度创新促进了城市文明发展

第十章 明代:中华城市文明的重建

元代是中国城市文明的黑暗时代

重拾自信与复兴中华文明

明代的城市化

明代城市案例

结论:中华城市文明的重建

第十一章 清代:由新儒学到西力东渐

清代:中国城市文明又一分水岭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的中国城市文明

清代后期的双轨城市化:半殖民地城市的出现

清代城市案例

结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中华文明的社会主义探索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1949年之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城市(1949—1981)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城市化(1949—1981)

改革开放前出现的城市文明(1949—1981)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1981—2005)

深圳:中国首个转型城市案例(1979—2005)

2005年后的发展:和平崛起

结论:中华文明的复兴

第十三章 回顾与前瞻:中国城市文明史的启示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

中国城市文明发展历程

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变化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路向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