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扬州》记录了扬州方方面面的“传记”,讲述了这座城市如何从明清交替之际的战火中重新崛起,走向18世纪的巅峰,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之都;又如何在历史偶然与必然中逐渐褪色,只剩寥寥文化碎片将过去与今天相连。作者安东篱为研究这座城市投入了十数年之功,查阅大量史书、方志以及时人诗文和笔记,为其宏大的写作架构填补了无数动人且真切的细节,还原了明清时期扬州的真实城市肌理。在这幅生动的城市图卷中,中国在帝制晚期的巨大变迁同样跃然纸上。

作者

安东篱(Antonia Finnane),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曾经在南京大学留学,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跟随著名华裔学者王赓武教授研习东亚史并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她主要从事16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重点关注城市、消费、时尚、视觉文化、阶级、族群和性别关系等问题,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发表过一系列论著,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著作《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在2006年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2005年度“列文森奖”,该奖项是为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


本书译者包括李霞和李恭忠两位历史学博士。李霞是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史、西方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李恭忠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查看全部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基础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名字和地方

第二部分 从明到清

第三章 商人之城

第四章 扬州十日

第五章 忠义之城

第三部分 城市与腹地

第六章 盐务管理

第七章 水利

第八章 塑造城市

第四部分 徽城,扬城

第九章 妇女之城

第十章 徽人的权势

第十一章 移民城市中的本地意识

第五部分 尾声

第十二章 恍如一梦

附录

一、1733年前后扬州府市镇分布

二、18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

三、1645—1685年高邮州的自然灾害

四、1727—1806年江北盐商治水支出节录

五、乾隆皇帝巡视过的私家园林

六、18世纪与扬州有关的个人主义画家

七、与扬州学派有关的学者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出版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