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部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原著作者为美国学者司马富(Richard J. Smith),中文译者包括张安琪、荆晨和康海源。该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大清”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以及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


全书内容囊括清朝的历史沿革、政治秩序、经济制度、社会生活、语言思想、宗教艺术、文学思潮等方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清朝社会。在“清朝文化完全汉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的两极观点之间,作者找到了中间地带,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作者

司马富(Richard J. Smith):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政治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中国近代史。他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将清朝的政治史和普通人的文化生活联系起来,成功地向读者介绍了清朝文化的基本特征。

张安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访问学人,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荆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包括日本近世与近代文学、旅行文学和日本汉学。

康海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毕业,现为出版社编辑。译有《重归一统》,合译有《神武军容耀天威:明代皇室的尚武风习与展现》。


查看全部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明王朝的遗产

明王朝的建立

明代制度的演变

明代的文化

第二章 征战与巩固

明清易代

清朝史纲:1644年以降

第三章 清代的政治秩序

帝国统治与北京各部

行政整合

第四章 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阶层

中国社会经济组织的形式

第五章 语言和符号

汉语的鲜明特点

语言和文化

第六章 思想方式

中国的思想世界

儒家道德原则

道家的奔逸与想象

第七章 宗教生活

国家祭祀

佛教与道教

民间宗教

第八章 艺术与工艺

艺术观念

工艺

绘画与书法

第九章 文学思潮

古典文学的种类

白话文学

第十章 社会生活

生命早期的仪式

婚姻与婚后生活

娱乐

第十一章 晚清以来,1860—2014

改良、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