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职场中的不合理现象,解释了为什么在职场中个人的意见总是得不到理解,并提供了应对职场中不合理想法或行为的策略。作者结合心理学、脑科学、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多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人的认知、价值观、需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即使是合理的思考方式,也会在不同人或组织中产生偏差,从而形成不讲道理的职场。书中强调了逻辑思维并非万能,需要客观审视自己,洞察对方的内心与情感,理解他人与自身的不合理性,才能在职场中顺利通关。
前言
第一章 仅凭逻辑思维行不通的“不合理职场”
1.1 真正的问题解决过程
1.2 逻辑思维者容易掉入的陷阱
第二章 你的意见为什么得不到理解
2.1 最新的脑科学及心理学研究成果
2.2 你的意见为何得不到理解
2.3 人的认知结构
2.4 知识网络—“图式”是什么
2.5 由“图式”及“推断”形成的认知结构
2.6 认知结构的局限性
2.7 受经验及知识限制的人—拥有牢固图式的人会作何反应
2.8 易受经验知识局限的日本企业
2.9 “喜欢偷懒”的大脑
2.10 被情感左右的人—“情感”对推断造成的影响
2.11 隐形的集体力量——日本企业中强大的“集体压力”
第三章 应对认知偏差的策略
3.1 如何应对认知的偏差
3.2 如何应对图式牢固的人
3.3 如何应对受情感因素影响做出错误推断的人
3.4 如何应对采取防御态度的整个组织
3.5 你应该具备的能力
第四章 你的逻辑也存在偏差吗
4.1 你是否很容易掉入逻辑思维的陷阱
4.2 Think about Thinking
第五章 左右“积极性”的价值观
5.1 什么是价值观——人的行动过程
5.2 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对“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5.3 当组织采取与“共同价值观”不相符的行动时会发生什么
5.4 “价值观”赋予行为意义
5.5 明确价值观后该怎么办
5.6 转变价值观的两个方法
5.7 为转变价值观而实施的冲突管理
第六章 在多元化的职场中如何促使动机形成
6.1 什么是动机形成
6.2 多元化社会中的多样化需求
6.3 不同年龄层人群的需求不同
6.4 女性及外籍员工进入日企会带来什么影响
6.5 需求的种类是多样的
6.6 金钱奖励的形式是否有效——仅凭金钱真的能给予人动机吗
6.7 金钱报酬的效果与局限性
6.8 如何满足多样的需求?——调动他人积极性的技巧
后记
参考文献
参考海外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