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


★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宣称他的哲学既不服务于自身所处的时代,亦不为某一特定的国家而作,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哲学,是服务于人类的。对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叔本华轻蔑地说他们的哲学不过是“瞎吹牛”;在他的心目中,柏拉图、康德和印度思想,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思想遗产。


作者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2.22—1860.9.21)德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哲学史上首先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附录与补遗》等。

查看全部
目录

The Bedside Classics of World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s This Book for You?非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五辑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导读

Arthur Schopenhauer

General Preface

总序

TRANSLATORS' PREFACE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FIRST BOOK:THE WORLD AS IDEA

FIRST ASPECT

SECOND BOOK: THE WORLD AS WILL

FIRST ASPECT

THIRD BOOK: THE WORLD AS IDEA

SECOND ASPECT

FOURTH BOOK: THE WORLD AS WILL

SECOND ASPECT

Footnotes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