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终结、现实主义的肇始,是具有文学史里程碑意义的名作。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然而,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因积债如山、走投无路而服毒自尽。福楼拜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把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平庸悲剧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并深刻地评判了社会。

作者

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生于法国诺曼底卢昂医生世家,童年在父亲医院里度过,医院环境培养了他细致观察与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

福楼拜在中学时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早期习作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

1840年,他赴巴黎求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雨果。1843年放弃法律,专心文学。1846年,回卢昂,结识女诗人路易丝·柯莱,随后有近十年的交往。

定居卢昂期间,他埋头写作,偶尔拜会文艺界朋友,直到生命最后时刻。晚年,他曾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

1857年,福楼拜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轰动文坛。但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此后,他一度转入古代题材创作,于1862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朗波》。187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此外,他还写有《圣安东尼的诱惑》(1874)、未完稿的《布瓦尔和佩库歇》、剧本《竞选人》(1874)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1877)等。

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


查看全部
目录

Is this book for you?追爱的脚步如何踏上了通往黄泉的路

Gustave Flaubert

General Preface

总序

Part Ⅰ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CHAPTER SIX

CHAPTER SEVEN

CHAPTER EIGHT

CHAPTER NINE

Part Ⅱ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CHAPTER SIX

CHAPTER SEVEN

CHAPTER EIGHT

CHAPTER NINE

CHAPTER TEN

CHAPTER ELEVEN

CHAPTER TWELVE

CHAPTER THIRTEEN

CHAPTER FOURTEEN

CHAPTER FIFTEEN

Part Ⅲ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CHAPTER SIX

CHAPTER SEVEN

CHAPTER EIGHT

CHAPTER NINE

CHAPTER TEN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