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基于向青少年及社会大众普及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目的,对每个节气的所处时间及气候特征、古代文献、相关民俗及农事活动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以期让读者能更好地明白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及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全书语言生动流畅,既有学术的严谨,又富于趣味性与可读性,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极具民俗特色的插图,非常适合社会大众及青少年读者阅读。

作者

宋兆麟,著名民俗学家、民族考古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古代造像专家。长期从事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尤其侧重史前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研究,出版有《中国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华夏诸神民间神像》《后的捕猎者》等专著。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春季节气

一 立春

二 雨水

三 惊蛰

四 春分

五 清明

六 谷雨

夏季节气

一 立夏

二 小满

三 芒种

四 夏至

五 小暑

六 大暑

秋季节气

一 立秋

二 处暑

三 白露

四 秋分

五 寒露

六 霜降

冬季节气

一 立冬

二 小雪

三 大雪

四 冬至

五 小寒

六 大寒

结语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