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后改为哲学与文化研究所)60年来新老学者的代表作汇集。包括曾在本所工作过的著名学者孙叔平、虞友谦、卞敏、陈刚等,以及曾任江苏省社科院领导萧焜焘、樊和平、王月清等哲学家的力作。反映了江苏省社科院半个多世纪来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伦理、西方哲学和文化哲学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折射了江苏省社会科学界呼应社会发展脉搏、体现时代精神,仰观俯察、闻道求知的学术追求,以及心系天下、爱党爱国的强烈情怀。
序言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论一般和个别规律
黑格尔逻辑学范畴体系的批判继承——读《小逻辑》札记
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
关于莱布尼兹自然哲学的几个问题
实践要素及其认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革命实践相结合
美学与科学
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点的哲学思考
略论生产力的各种因素
论度和关节点
生产力价值论
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论五行之不可废
《周易·谦卦》与泛谦德传统
有实无名的乡村建设——从费达生的社会实验说起
辩证法体系的雏形——对列宁《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十六要素初探
实践与自由——论马克思的自由观
作为道德判断和评价范畴的“恶”的文化阐释
高雅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系统自组织与自然目的性
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要素初探——基于改革开放40年持续调查的数据
从“天下尽亲戚”到“礼新亲旧”
思想的现象学
信仰的起源
浅议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知行问题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
参考文献
东晋初渡江高僧研究
作为人类一种存在方式的虚拟——对虚拟的哲学思考
超出形而上学之外——试论海德格尔及其德里达的形而上学批判
古典禅:它的问题与方法
从文化记忆到人类记忆共同体:意义生产中的道德固守
试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现代意蕴
《论语》“君子不器”涵义探讨
论法国新尼采主义生命哲学的理论特征
参考文献
船山论“情”
道德与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学形态
“心为太极”说在朱子学中的诠释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