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侧重于历史的梳理,该部分对现代都市电影、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孤岛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电影身体修辞等重要的电影现象提出了独特的看法。第二部分为理论探讨,具体涉及到影视作品的雅与俗、影视剧作改编的方法和观点、中国电影叙事与戏剧的关系、身体修辞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空间建构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影人扫描,主要对张石川、田汉、孙周、张艺谋、贾樟柯等影人进行了探讨。
理论探讨
中国电影,请拄好叙事的拐杖
身体修辞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空间建构
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现状、对象及意义
电影要触摸现实的痛点
去编剧化:影视界的可怕顽疾
历史钩沉
惊走的孩子思念家——论香港电影的回归情结
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特质与流变
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平民表达
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文化意蕴
中国电影表现知识分子的三次浪潮
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寻根意识
对左翼电影运动的反思
国防电影:用影像的方式团结御侮
“孤岛”电影:繁荣而畸形
解放区电影:在艰难中开拓
对《武训传》批判运动的审视
1959年: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
第五代电影:从中国走向世界
主旋律电影: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
第六代电影:从边缘处崛起
亚洲影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作人员考
文革电影的疾病隐喻
影人扫描
幽闭的世界——论张艺谋电影的影像空间
从悲壮到平淡——论张艺谋电影的死亡主题
乡村与城市——论张艺谋电影的二元对立结构
家庭的残缺——孙周电影论
张石川:中国电影史上的首位导演
打造“银色的梦”——论田汉早期的电影观
父与子:从冲突到融和——论张艺谋电影的一种叙事态势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贾樟柯电影论
跋 为父亲之快乐而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