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军人孙志坚上前线前托好友江洪护送其妻薛冰如去武汉。后南京陷落,志坚生死不明,冰如逐渐对江洪产生感情,欲与他结婚。江洪义重如山,婉言谢绝。志坚亲历南京大屠杀后侥幸生还,但冰如已对他毫无感情,两人离婚,冰如继续追求江洪。民族大义与儿女情长,面对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两位好友作出了抉择…… 南京大屠杀后,张恨水曾呈文政府,请求自费上山打游击,但请缨无路,他把浓烈的爱国热忱和一腔孤愤书于纸上。《大江东去》细致描绘了保卫光华门战斗及日军屠杀南京军民的血腥暴行,给侵略者嗜血成性的罪恶作了活生生的记录。 《大江东去》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荣膺百部抗战文学名著之列!

作者

张恨水(1895—1967)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笔名“恨水”,取自南唐后主李煜词《乌夜啼》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是20世纪现代文学史上最高产的作家之一,自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5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100多部通俗小说,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早期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声名鹊起。抗战爆发后,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陆续发表了《热血之花》、《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抗战小说。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小说大家张恨水(代序)

大江东去

第一回 付托樽前殷勤双握手 分离灯下慷慨一回头

第二回 匆促回舟多情寻故剑 仓皇避弹冒死救惊鸿

第三回 铁鸟逐孤舟危机再蹈 芦滩眠冷月长夜哀思

第四回 风雨绕荒村泪垂病榻 江湖惊噩梦血溅沙场

第五回 离妇襟怀飘零逢旧雨 艺人风度潇洒结新知

第六回 择友进微词娥眉见妒 同行仗大义铁面无私

第七回 送客依依倚门如有忆 恩人脉脉窥影更含愁

第八回 噩耗陷神京且烦客慰 离怀伤逝水邻有人归

第九回 别有心肠丰装邀伴侣 各除面幕妒语斗机锋

第十回 明月清风江干话良夜 残香剩粉纸上布情丝

第十一回 轻别踟蹰女佣笑索影 重逢冷落老母泪沾襟

第十二回 千里投亲有求唯作嫁 一书促病不死竟成忧

第十三回 旧巷人稀愁看鸡犬影 荒庵马过惊探木鱼声

第十四回 炮火连天千军作死战 肝脑涂地只手挽危城

第十五回 易服结僧缘佛门小遁 凭栏哀劫火圣地遥瞻

第十六回 半段心经余生逃虎口 一篇血账暴骨遍衢头

第十七回 悲喜交加脱笼还落泪 是非难定破镜又驰书

第十八回 一语惊传红绳牵席上 三章约法白水覆窗前

第十九回 下嫁拟飞仙言讶异趣 论交重老友谜破同心

第二十回 故剑说浮沉掉头不顾 大江流浩荡把臂同行

巷战之夜

第一回 周年纪念

第二回 车站上的人潮

第三回 散后之家

第四回 事变之前夜

第五回 动摇者之窘相

第六回 暴风雨将来时

第七回 流弹横飞下

第八回 炸起了中国男儿的怒火

第九回 天津在被屠杀中

第十回 月下劳军

第十一回 肉搏·四比七十九

第十二回 动摇者醒了

第十三回 渡河。天津,再会了

第十四回 二周年纪念

热血之花

第一回 怕见榴花灾生五月 愿为猛虎志在千秋

第二回 争道从戎拈阄定计 抽闲访艳握手谈歌

第三回 密地潜来将军发令 雄资骤得少女忘形

第四回 歌院传笺名伶入彀 兰闺晤客旧侣生疑

第五回 留别书弃家卫社稷 还约指忍泪绝情人

第六回 啼笑苦高堂人去后 昏沉醉客舍夜阑时

第七回 魔窟归来女郎献捷 荒园逼去猾寇潜踪

第八回 兄弟相逢扬声把臂 手足并用决死登山

第九回 不测风云忘危杀贼 无上荣誉受奖还乡

第十回 复国家仇忍心而去 为英雄寿酌酒以迎

第十一回 涣释疑团凌空落柬 深临险境乘隙窥营

第十二回 施妙腕突现真面目 下决心不受假慈悲

第十三回 邀影三杯当时雪耻 流血五步最后逞雄

第十四回 含笑遗书从容就义 忍悲收骨慷慨宣言

第十五回 访寒居凄凉垂老泪 游旧地感慨动禅心

第十六回 思断三秋悲歌落泪 名垂千古热血生花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