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首先概述了谎言的发生及测谎的历史。其次对说谎以及谎言识别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做了简述,比如,什么是说服,人为什么要说谎,谎言的不同类型以及说谎的个体差异。接着解释了非言语行为和言语特征对揭示谎言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引出科学测谎的基本方法及经典研究。最后介绍了测谎在司法领域和人事筛选中的实践应用,以及对其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

  本书力求在清楚介绍测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专业人士之外的对测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够读懂。


作者

郑红丽,湖北宜昌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测谎技术、青少年犯罪、罪犯评估与矫治。主要著作有《测谎技术教程》、《罪犯评估和治疗必备手册》(译著)、《说谎心理学》(译著)、《犯罪心理学》(参编)、《反社会行为潜在遗传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合著)等。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匪夷所思的测谎历史

1.1 神裁法与酷刑

1.2 所罗门式测谎

1.3 陪审团

1.4 科幻小说中的“读心术”

1.5 前科学研究

注释

第二章 说谎与欺骗:你每天会说多少谎

2.1 哲学家眼中的说谎

2.2 说谎与社会规范

2.3 日常生活中的谎言

2.4 谎言是如何构成的

2.5 小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注释

第三章 说谎时你的身体在做什么

3.1 说谎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3.2 说谎时身体的变化

3.3 失败的测谎者

注释

第四章 你不知道的行为测谎

4.1 人格类型与三种行为

4.2 身体语言分别在告诉我们什么

4.3 眼睛会告诉你什么

4.4 表情与微表情真的靠谱吗

注释

第五章 严肃的有趣研究之言语测谎

5.1 言语线索的秘密

5.2 语言文本分析

注释

第六章 科学方法之仪器测谎

6.1 测谎仪的大名:polygraph

6.2 科学测谎的先驱们

6.3 第一台测谎仪的诞生

6.4 测谎仪的改进

注释

第七章 揭开神秘面纱之测谎测试操作

7.1 被忽视的步骤:犯罪心理分析

7.2 测谎前如何进行编题

7.3 测谎人员必须懂得的访谈技术

第八章 不要被影视剧误导——生理数据分析与解读

8.1 脉搏(血压)指标在传递什么信息

8.2 呼吸指标有什么指示作用

8.3 皮电指标在告诉我们什么

8.4 声音压力有多有趣

8.5 指脉与动作亦不要忽视

注释

第九章 得出测谎结论

9.1 什么是ROC曲线

9.2 测谎结论报告怎么做

9.3 伦理与标准

注释

第十章 测谎的应用——日常生活测谎实践

10.1 公众人物的谎言识别

10.2 雇前人事筛选

注释

第十一章 测谎仪审讯实践(案例研究)

11.1 杀人案件的测谎

11.2 纵火案件的测谎

11.3 重大盗窃案件的测谎

11.4 抢劫案件的测谎

第十二章 性犯罪人评估和矫治的测谎实践

12.1 婚姻忠诚测谎

12.2 性犯罪人测谎技术

12.3 美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12.4 英国性犯罪人测谎实践

注释

第十三章 争议与困顿

13.1 倡导者、反对者与背叛者

13.2 打败测谎仪——反测谎

13.3 测谎仪与CIA

13.4 测谎准确率

13.5 神秘光环与不确定性

注释

第十四章 测谎与法律:被拒于法庭之外

14.1 那些经典的案件

14.2 中国的情况

14.3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注释

第十五章 未来的方向

15.1 脑电(脑指纹)测谎

15.2 AI技术:测谎机器人

注释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