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本质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活动。所谓“山水之游,可释我忧”。当我们感到疲惫时,几乎会下意识想到要去哪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以此来放松一下。

本书基于马丁•塞利格曼“幸福2.0”理论,借鉴多种心理疗法及理论,将其运用到旅行的体验讲述中,以此帮助旅行中的人得到疗愈。 


作者

姜超,精神医学硕士,现就职于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担任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主要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师,国际DEAP(员工帮助计划)专员。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多项。

查看全部
目录

文前辅文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前言

第一章 旅行疗愈心理学总论——PERMA模型

1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

2 旅行与幸福的关系

3 旅行,是一种心理疗愈的干预方式

4 绵羊先生与兔子小姐的旅行故事

第二章 培育旅行中的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1 人类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情绪

2 在心理医生眼中,旅行是为了什么?

3 雪域高原上的一场苏格拉底式辩论

4 转了一圈,发现旅行原来是修行

5 将旅行中的积极体验转化为疗愈资源

6 创建一个旅行的积极记忆锚点

7 一边正念旅行,一边绘制旅行幸福轮

8 将旅行作为自我疗愈的开始

第三章 旅行幸福感往往与心流有关(Engagement)

1 回归自然带来的心流体验

2 森林旅行的疗愈力量

3 旅行中的心理减压之术

4 短暂的城市逃离计划

5 旅行是对抗职业倦怠的良药

6 山峦、骑行、民宿、漂流与热气球——旅行的幸福体验

7 心流与成瘾的区别

第四章 旅行中如何培育亲密关系(Relationship)

1 有关爱的童年旅行

2 带着同理心去旅行

3 在旅行中学习经营爱情的技术

4 亲子旅行中的优势教养

5 在旅行中尝试改变教养风格

6 在自然空间培养孩子的优势

第五章 旅行对于生命意义的启示(Meaning)

1 义工旅行带来的意义感

2 比死亡更辽阔的是旅行

3 人生是一场有意义的旅行

4 博物馆之旅——探索人类族群的幸福感

5 旅行疗愈,在于实现创伤后再成长

第六章 人为制造有成就的旅行(Accomplishment)

1 成就感VS挫败感,你想要哪个?

2 旅行成就感的来源

3 旅行中的运动处方

4 成就感:深度工作对于旅行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