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民国老青岛的城市记忆。本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岛城寻踪、文教生活、品牌与生意经、民俗风情、老青岛人惬意难忘的消遣时光、老城旧事、文人笔下的海天情缘……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青岛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青岛及老青岛人的生活。
第一辑 岛城寻踪·感受海上明珠的独特魅力
栈桥灯影
“琴屿飘灯”之妙
中山公园,花果飘香
历史悠久的天后宫
琅琊台怀古
总督府的“前世今生”
圣弥厄尔大教堂
千古名刹法海寺
观象山鸟瞰
汇泉广场,岛城历史的缩影
大泽山的塔碑文化
繁荣的中山路
第二辑 文教生活·人才济济名士多
筹办私立青岛大学
胡适青大演讲趣闻
梁实秋的青岛情结
《胶州报》,最早的民营周报
胡信之创办《青岛公民报》
康有为寓居青岛
山大校长杨振声
国学大师王献唐
中国话剧的奠基人——洪深
王统照引领青岛文坛
老舍的幽默式教学
“钻进故纸堆里”的闻一多
萧军、萧红的岛城足迹
苏雪林青岛避暑
沈从文与青岛的不解之缘
语言学家罗竹风
“孪生作家”在青岛
臧克家的诗歌之路
第三辑 顾客盈门·老字号与生意经
福生德茶庄,香飘岛城
盛锡福帽子,自产自销
“足尺加一”的瑞蚨祥
购销有方的谦祥益绸布店
久负盛名的亨得利钟表店
生意红火的天真照相馆
翰林题匾的书林堂刻字店
中国第一家啤酒厂——青岛啤酒厂
酱油大王——万通酱园
义聚合钱庄的生财之道
食品业的“大字号”——万源永
国货运动与青岛国货公司
开埠初期的房地产业
印刷业的创始与发展
自行车业发展史略
第四辑 色味俱佳·当异域美食邂逅正宗鲁味
聚福楼,最正宗的鲁菜馆
饮食,以海味为主
日本茶座
用料考究的寿司馆
滋养轩,最早的东洋糕点厂
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南式糕点“四大家”
辣蛤蜊
鲜香可口的沧口锅贴
天合成家的桃酥
多种多样的俄式面包
河豚料理
清蒸海蟹
历史悠久的李家饺子楼
名厨名菜荟萃的春和楼
乌籽串
第五辑 逛庙会看演出·老青岛人的民俗风情
过年送“斧”
春节食俗
正月初九萝卜会
海云庵糖球会
二月二,炒豆子
湛山寺庙会
端午节扎五索
热情好客的青岛人
亲戚间的节日往来
“鲅鱼跳,丈人笑”
祝寿之道
请客吃饭有讲究
第六辑 忙里偷闲·惬意难忘的消遣时光
博物馆里看展览
沧口的露天电影院
欧化的生活
海边消夏
跳大坝
风靡一时的爵士乐
受欢迎的游乐场所
兴隆的酒吧业
别墅区里的乡野风光
咖啡与海
青岛国际俱乐部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
游乐的多样选择
金城球社,打台球的好去处
万国体育会的赛马活动
闻名全国的第一体育场
闲来无事看电影
科教电影风靡一时
大舞台里看演出
新华里的说书场
春季赏樱
第七辑 老城旧事·打开尘封的民国记忆
中国最早有汽车的城市
第一把“中国造”小提琴
青岛最早的医院
宋春舫与海洋科学
生物学家童第周
尊孔读经的德国人——卫礼贤
李叔同湛山寺扬佛法
马蹄湾之谜
救护美国飞行员
万国储蓄会的内幕
日本“地涌塾”在青点滴
最早的报时信号
盐潮内幕
商品推销战
不择手段的敛财术
青岛最早的股票风潮
青岛第一条电报水线
“五卅”运动中的青岛人民
斐案与不平等条约
青岛渔民的抗税斗争
日德青岛之战
难忘的受降典礼
第八辑 琴岛印象·文人笔下的海天情缘
青岛的树
五月的青岛
南行杂记
暑避
青岛火车站
青岛与山大
翡翠城观海
现成的海市蜃楼
让人身心舒适的所在
青岛巡游
青岛之美
汇泉海水浴场
岛国新秋
白云洞
青岛海景
青岛的春天
“樱花红过海西来”
我爱青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