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驾驭车马平稳妥当? 

为何在诸子经典中宋国人普遍被黑? 

亚里士多德的“神”与朱熹的“理”之间有何区别? 

…… 

本书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智慧与哲学之间的本质关系进行了讨论,论述了东西方对智慧追求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并反思了将它们结合起来的尝试。孔子、庄子和朱熹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海德格尔等大家跨越时空,思想碰撞,书中所涉及的主题包括诸子百家、奇闻轶事、希腊名篇、哲学经典等,并呈现出当代有关智慧的一些主要争论,包括全球化、环境伦理学等问题,可谓色香味俱全,邀请读者品味。 



作者

[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德国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现为澳门大学哲学教授,著有《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东西之道: 与西方哲学》等。

[美]安德鲁·k·怀特海德,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的哲学副教授,专门研究东西方比较哲学。 

  

译者:王海青,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教师,长期从事中外文化与哲学研究与教学,致力于中外文化与哲学译介与推广工作。


查看全部
目录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智慧

第一章 御者的智慧:旧实践,新视角

第二章 愚蠢的教训:智慧与宋国人

第三章 中国哲学传统中不可言说的智慧

第二部分 东西方智慧比较

第四章 作为知识的智慧和作为行动的智慧:柏拉图、海德格尔、西塞罗和孔子

第五章 无名圣人:希腊-中国哲学中的智慧与名望

第六章 与亚里士多德和朱熹一起寻求智慧

第七章 海德格尔与庄子论:作为实践的智慧

第三部分 当代智慧

第八章 作为一种精神修行的哲学:旧观念重提的时代已经来临

第九章 面向未来的东西方哲学与智慧

第十章 概念隐喻与哲学目标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