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非常富有儒家特色的文化读物,是家长们启蒙养正,教育后辈养成忠厚家风的*佳读物。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是当今社会孩子们从小做人处世的基本教导,是人生*一规。
本书按照《弟子规》的原文进行诠释和讲解,主要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篇,书中大量引用了圣贤哲理妙论进行说理,穿插了一些古代经典故事和现实热点,将《弟子规》蕴涵的智慧与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国学爱好者、企事业员工和青年学生们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的必备读物。
惟愿此书能够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于闲暇时阅读书中“佳肴”,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灵魂上的洗涤。
前言
『入则孝』篇:行孝须及时,孝亲有章法
恭敬聆听父母教诲,不违父母命
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或教育
照顾父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勿以事小而擅作主张
做父母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厌恶的
愈是被严加管教,愈要尽孝
父母有错,耐心劝导
常安抚,父母需要你的贴心照顾
须守孝,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出则悌』篇:友爱亲朋,以礼待长者
兄弟和睦,父母欢喜即为孝
轻财重义,才结真友
言语包容忍让,不生冲突
尊重长辈,不在其面前高谈阔论
『谨』篇:自律慎行,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易老,且行且珍惜时光
好的形象,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物品的放置要整齐有致,避免杂乱
穿着打扮要尽量符合自己的身份
不挑食,适可止;不饮酒,防出丑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
严格自律,在无人监督时不放肆
冷静处事,慌张容易出错
不惧困难,亦不轻率行事
邪恶之事,杜绝好奇
借人物品,需征求他人意见
『信』篇:拿捏言语,对自己的嘴巴负责
话多易失,莫言保身
不明真相,不做谣言的搬运工
轻易许诺,容易让自己进退两难
语言表达清楚明了,不含糊其词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人生的幸福在物质的攀比中渐行渐远
欣然接受批评,理性对待夸赞
知错能改,不掩饰过错
『泛爱众』篇:相亲相爱,用爱温暖世界
人们敬重一个人,是因为他的高尚德行
名望不是靠自我标榜获得的
嫉妒他人才华,不如虚心学习
穷人面前不自大,富人面前不谄媚
对新事物不过分迷恋,对旧事物不心生厌弃
不打扰,是你的礼貌
不揭短,不吝溢美之词
过分指责批评,易招致祸患
互相劝善,德才共修
分明取舍,拒绝贪婪和诱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正人先正己,打铁自身硬
以理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亲仁』篇:远离小人,靠近贤者
人的善恶正邪,是良莠不齐的
人们敬爱那些仁义不献媚的人
向有仁德的人学习,是一件无限好的事情
亲近不义小人,会带来祸患
『余力学文』篇: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有益学问
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计划可以有宽限,但用功来不得松懈
虚心求教,求得正确答案
细致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心绪,源自端正的书写
别让不良书刊坏了心智
缺陷,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
努力修学,圣贤可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