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一般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界,此前的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此后的称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似乎发展到晚清就结束了,现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外国借来的。到底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是不是断裂的关系?“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理论是否完全是外来的?传统与近现代文论存在怎样的“通”与“变”的关系?本书以翔实的文献梳理、材料解读和理论阐释,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将自先秦至1949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古今贯通式的研究,阐释传统文论的发生、发展,以及向近现代的演变和新生。
导论
注释
第一编 文论的源头
第一章 儒家文论的奠基
第二章 老、庄思想的文论启悟
第三章 文人精神与“骚怨”传统
第二编 文论的自觉
第四章 文士、文体、文集与文论
第五章 诗文理论批评的自觉
第三编 分体文论的发展
第六章 诗歌理论批评
第七章 词学理论批评
第八章 文章理论批评
第九章 小说理论批评
第十章 戏曲理论批评
第四编 文论的转型与新生
第十一章 文学理论批评的近现代转型
第十二章 现代分体文学理论批评
结语 文道论的现代提升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