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而咸阳―西安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重心和行政中枢,亦产生过辉煌的历史影响。
本书收录34篇文章,从秦汉文化的基础――“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礼乐说起,再到商鞅变法,咸阳如何成为长安的文化重心,汉代思想文化的“和合”精神等,既有对高层政治的关注,也多涉及社会平民及劳动阶级,从几个以往人们关注不多的侧面描画咸阳―西安地方在秦汉时期的文化面貌。书中关于秦汉文化史实物证据方面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的比重,由此可令读者在众多具体、真切、形象的信息中,获得对秦汉时期整体文化风貌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简介
插图
序
秦汉文化的基础:“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礼乐
注释
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序幕
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
注释
早期中西交通线路上的丰镐与咸阳
注释
秦都咸阳的“冀阙”
注释
咸阳与郢的联系及“秦客公孙鞅”使楚
注释
《燕丹子》“秦王为机发之桥”传说
注释
关于“始皇为微行咸阳”“夜出逢盗兰池”
注释
孟尝君在咸阳
注释
秦“漆娥之台”与“秦娥”称谓
注释
秦二世望夷宫“祠泾”故事
注释
踏行秦始皇直道
注释
东方斯巴达的精神塑像
孔鲋的文化立场
注释
英雄歌哭:太史公笔下刘项的心思和表情
注释
关于刘项“不读书”
注释
汉王朝建国史与治国史中的吕后
注释
以富乐民为功
注释
汉代思想文化的“和合”精神
注释
汉代“官非其人”现象的防范与纠治
注释
古代官箴的发生和兴起
两汉开明士人对浮侈世风的警觉与批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注释
童话“金屋藏娇”
汉代神童故事
长安的“少年”和“恶少年”
注释
吕思勉及其《秦汉史》
注释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导读
注释
秦汉文物研究的学术向导:仰观《仰观集》
秦汉史的综合研究和宏观考察:关于林剑鸣著《秦汉史》
考古学视角的秦汉文明新认识
大汉奇华:读《陕西出土汉代玉器》
注释
“秦城”“汉寝”:长安“朝野盛文物”
美哉古瓦,妙矣匠心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