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是一部根据作者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学术著作,其突出特色是高深的刑法理论与具体的实务应用相结合。全书以“讲”的编写体例,采用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生动、平易之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深奥的刑法学原理,完整地再现了课堂的教学实况,能使读者对中国刑法学基本理论有系统的理解;同时将囿于课堂时间限制而省略的重要刑法理论和个人研究成果予以补充,使其体系与论述更趋完备。

本书既能满足法学专业本科生、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也适合相关学科以及大众读者阅读。本书既是作者对自己三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期望更多对刑法学研究有兴趣者借由本书之助,能有所得。


作者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上海市委、市纪委监察委、市委政法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等法律顾问,上海市一流学科刑法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10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长期从事刑法学研究,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刑法规制、经济犯罪、金融犯罪、涉信息网络犯罪、职务犯罪等领域。独著和参著学术著作80余部,科研成果曾分别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法学科研成果奖,以及国*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曾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和1项中华外译项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800余篇。


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国家‘万人计划’)”,曾获“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11年荣获中国法学创新网“高产作者”称号,连续20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全校学生投票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并因此获全校唯一的“最佳教师终身成就奖”。因教学事迹特别突出,在2019年被授予华东政法大学首届“杰出教学贡献奖”。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总论

第一讲 刑法学概述

第二讲 刑法概述

第三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

第四讲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

第五讲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六讲 犯罪概述

第七讲 犯罪构成

第八讲 犯罪客体要件

第九讲 犯罪客观要件

第十讲 犯罪主体要件

第十一讲 犯罪主观要件

第十二讲 排除犯罪性行为

第十三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

第十四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二)

第十五讲 共同犯罪

第十六讲 罪数形态

第十七讲 刑罚论(一)

第十八讲 刑罚论(二)

分论

第一讲 刑法分论概述

第二讲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

第四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二)

第五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三)

第六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

第七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五)

第八讲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六)

第九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

第十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二)

第十一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三)

第十二讲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四)

第十三讲 侵犯财产罪(一)

第十四讲 侵犯财产罪(二)

第十五讲 侵犯财产罪(三)

第十六讲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十七讲 贪污贿赂罪(一)

第十八讲 贪污贿赂罪(二)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