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现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其表达形式包括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
前言PREFACE
第一讲 书法艺术
钟体:巧趣精细,殆同机神
《平复帖》:唯存数行,为希代宝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魏碑:笔力雄健,拙朴天成
欧体: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虞世南:刚柔并重,骨力遒劲
褚遂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孙过庭:书论双绝
李阳冰:阳冰独步,仓颉后身
颜真卿:点如坠石,画如夏云
柳公权:骨力矫健,气脉流贯
张旭:挥毫落纸如云烟
怀素: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苏轼:酒酣放浪,意忘工拙
米芾: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文徵明:温润秀劲,稳重老成
祝允明:性功须并重,超然出神彩
黄道周:刚劲有力,雄健奔放
王铎:怪诞奇卓,气势磅礴
傅山:清初第一写家
邓石如:清代碑学巨擘
第二讲 绘画艺术
彩陶纹画
战国帛画
汉代壁画
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
张僧繇:点睛之笔动寰宇
展子虔:天生纵任,亡所祖述
王维: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阎立本:神彩如生的人物画与脉图
吴道子:落笔雄劲、敷粉简淡
关仝:笔简气壮,景广意长
敦煌壁画:神性中的世俗美
张萱和周昉:仕女画的集大成者
边鸾:精于设色,浓艳如生的花鸟画
顾闳中及其《韩熙载夜宴图》
赵佶及其花鸟画
张择端及其《清明上河图》
梁楷:不拘法度,放浪形骸
文同:墨竹大师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
李公麟: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
赵孟頫:元代画坛冠冕
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
黄公望:简淡洗炼山水风
沈周:吴门画派创始人
仇英:神彩飞动,精丽艳逸
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徐渭: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陈洪绶:一代版画宗师
董其昌:晚明画坛宗主
八大山人:墨点无多泪点多
髡残:奥境奇辟,缅邈幽深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恽寿平:“为花传神”
郑板桥:买尽青山当画屏
扬州八怪:泼墨写意,抒发性灵
海上画派:揭开现代中国画序幕
岭南画派:大处落墨,形神兼备
任伯年:丰姿多彩,新颖生动
吴昌硕:浑厚苍劲,真趣盎然
张大千: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
齐白石: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
第三讲 音乐艺术
《诗经》:古乐歌词
曾侯乙墓编钟:气势磅礴的大型乐器
李延年:西汉宫廷音乐家
蔡文姬和《胡笳十八拍》
嵇康:七弦琴上说寂寥
梅花三弄:凌霜傲雪之韵
苏祗婆:音乐理论家
秦王破阵乐:豪迈苍凉的大曲
霓裳羽衣曲:声韵华贵的大曲
恬淡虚静的佛教音乐
瓦市勾栏与说唱音乐
曲子词:豪放婉约并秀
潇湘水云:云水苍茫,声入九嶷
海青拿天鹅:惊心动魄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雄浑壮武琵琶曲
散曲:元代俗谣俚曲
明代民歌和小曲
第四讲 舞蹈艺术
神秘的原始乐舞
华丽的“百戏”歌舞
千姿百态的魏晋舞风
像风一样的胡旋舞
矫健豪放的胡腾舞
唐代的健舞与软舞
映日浴风的踏歌
宋代的“队舞”和“舞队”
第五讲 戏剧艺术
盛况空前的百戏
充满搏斗气息的角抵戏
“滑稽”参军戏
唐代歌舞戏
宋代杂剧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与《窦娥冤》
王实甫与《西厢记》
汤显祖与《牡丹亭》
李玉与苏州派戏曲
洪昇与《长生殿》
孔尚任与《桃花扇》
京剧:中华国粹
豫剧:大众化的戏剧
第六讲 曲艺艺术
弹词:但许兰闺消永昼,岂教少女动春思
弦子书:西韵悲秋书可听
京韵大鼓:唱中有说,说中有唱
梅花大鼓:悲如秋声,脆如落珠
马街书会
第七讲 雕塑艺术
商周雕塑:青铜时代的壮歌
秦俑:气势磅礴的阵容
霍去病墓石雕:庄重雄浑的史诗
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陈列馆
云冈石窟:飞翔和微笑的世界
龙门石窟:神秘华丽的佛界
南朝陵墓石刻:倾听风雨的神兽
昭陵六骏:凝注在石上的辉煌
乾陵:初唐时期的雕刻总汇
明十三陵:帝陵的杰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