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统收集了三届国医大师及其学术团队公开发表的医案、验方,并按肺系、心系、肝胆、脾胃、肾系、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等内科病症,以及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眼部、口腔和皮肤病症进行了归纳整理,遴选出118个病症及效验方418首.每方均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减”“方解”等体例进行介绍,并对国医大师的组方原则和用药特色进行了精辟剖析,内容严谨实用,叙述简明扼要,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学习使用.


作者

刘建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西医协同研究中心主任。


《医学食疗与健康》副总编,《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常务编委。


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南省科技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在《中医杂志》《中国医师杂志》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主编全国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教材《中医经典与临床》,主编《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操作手册》《公务员医疗保健手册》等医学著作20多部。曾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一、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王建国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湖南省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课题、中医诊断研究所等课题多项。


先后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湖南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编《国医大师医论医案医方病症辑要》系列著作及《国医大师验方集》《公务员医疗保健手册》等著作10余部。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和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失眠、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痹痛、各类皮肤病等有显著疗效。


胡志希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中医学双一流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中医诊断学课程联盟理事长,首批金课《中医诊断学》课程负责人,中医诊断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湖南省实践教学优秀教师,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优秀工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医诊断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


查看全部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肺系病症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喘

第四节 支气管炎

第五节 肺炎

第六节 肺结核

第七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八节 咯血

第九节 肺癌

第2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冠心病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四节 心力衰竭

第五节 高脂血症

第六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七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八节 肺源性心脏病

第九节 失眠

第十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3章 肝胆病症

第一节 黄疸

第二节 急性肝炎

第三节 慢性肝炎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五节 肝癌

第六节 脂肪肝

第七节 胆囊炎

第八节 胆结石

第4章 脾胃病症

第一节 胃痛

第二节 痞满

第三节 反胃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噎膈

第六节 泄泻

第七节 便秘

第八节 胃食管反流病

第九节 消化性溃疡

第十节 胃炎

第十一节 胃下垂

第十二节 慢性结肠炎

第十三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第十四节 胃肠道肿瘤

第5章 肾系病症

第一节 蛋白尿

第二节 血尿

第三节 水肿

第四节 腰痛

第五节 乳糜尿

第六节 急性肾炎

第七节 慢性肾炎

第八节 肾病综合征

第九节 尿路感染

第十节 系膜增生性肾炎

第十一节 狼疮性肾炎

第十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十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6章 肢体经络病症

第一节 痹病

第二节 头痛

第三节 坐骨神经痛

第四节 重症肌无力

第五节 颈椎病

第7章 气血津液病症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郁证

第四节 肿瘤

第8章 外科病症

第一节 肾结石

第二节 睾丸炎

第三节 前列腺肥大

第四节 死精症

第五节 乳癖

第六节 乳痈

第七节 急性乳腺炎

第八节 瘰疬

第九节 闭塞性动脉硬化(脱疽)

第十节 下肢静脉曲张

第9章 妇产科病症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痛经

第三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四节 崩漏

第五节 带下病

第六节 子宫颈炎、阴道炎

第七节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第八节 妊娠恶阻

第九节 流产

第十节 缺乳

第十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十二节 不孕症

第十三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十四节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第10章 儿科病症

第一节 小儿感冒

第二节 小儿鼻衄

第三节 小儿扁桃体炎

第四节 小儿咳嗽

第五节 小儿哮喘

第六节 小儿慢性胃炎

第七节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第八节 小儿神志病

第九节 小儿性早熟

第11章 耳鼻咽喉病症

第一节 内耳眩晕病

第二节 中耳炎

第三节 鼻炎

第四节 扁桃体炎

第五节 咽喉炎

第12章 眼部病症

第一节 睑腺炎

第二节 眼部带状疱疹

第三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四节 慢性结膜炎、干眼症

第五节 眼外伤及眼内外手术后疼痛

第六节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第13章 口腔病症

第一节 口腔黏膜疾病

第二节 牙周及口唇疾病

第三节 涎腺疾病

第14章 皮肤病症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扁平疣

第三节 银屑病

第四节 风湿免疫相关性皮损

第五节 特应性皮炎

第六节 脂溢性脱发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