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哲学观点激烈碰撞,迸发出更加灿烂的智慧火花,学术盛况空前辉煌,史称“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将一生苦思的智慧成果,凝聚在自己的学术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明德启智、永不过时的思想财富。
这部专为少年儿童打造的中国哲学启蒙书,以明白晓畅的文字、简洁精当的阐释,向读者系统地梳理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等先哲的哲学思想精华,打破哲学“艰涩玄乎”的偏见,消除先秦文言的阅读壁垒,让孩子轻松看懂百家争鸣,爱上智慧之学。
少年儿童于手不释卷的阅读中,汲取先贤的思想精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精益求精的魄力、兼容并包的胸襟,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
前言 好好地理解孔子一回
第一章 哲学是思想的旅程
两个少年的哲学周末
哲学是怎么开始的?
哲学、神话和宗教
哲学之旅的目的地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二章 孔子,一个真实的人
渴望到来的哲学周末
应该被还原的孔子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法和他这个人
好学的孔子
孔子为什么提出儒家学说?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三章 仁,由礼和义在把关
学敏有个关于“两人关系”的烦恼
优先于富贵和贫贱的道德
孔子为什么不想发大财?
礼和义,像“仁”的两名守将
燃气罐失窃案
仁或不仁
爱人该怎么爱?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四章 仁的世界是德行的世界
爱不怕打搅
我要仁,仁就会来!
让人的世界变成仁的世界吧!
曾子用两个字来概括孔子的道
是一,是二,还是多?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五章 忠和恕是做人的基本功夫
明哲班上的争吵
仁的两个体系模式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恕和怨
忠恕之道和从政
本章涉及的《孟子》原文
第六章 名有等级,爱有等差
是贤人,还是傻瓜?——伯夷、叔齐的故事
孔子的正名思想
名分有等级,爱也有等差
夫子认同卫国国君吗?
伯夷、叔齐的事迹该怎么解读?
国君不像国君,臣子能革命吗?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七章 孔子谈天命
尼克·胡哲——一个不被命运困住的人
孔子五十岁知什么天命?
孔子信仰一个能主宰一切的天吗?
命令的“命”与命运的“命”
命和义,不相混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八章 仁者、智者、勇者和其他“人”
穷苦人的守护神——一个赔钱卖自助餐的阿婆
孔子评鉴人品
孔子不轻易给予“仁者”的评价
作为道德标杆的仁者、智者和勇者
作为人品对比的君子和小人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九章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社会理想
乌托邦——从一部动画片谈起
社会理想与乌托邦思想之间的差别
天下有道:孔子的社会理想
怎么看《礼运》篇所说的“大同世界”?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第十章 挑战孔子或发扬孔子
孔子的思想真的就没问题吗?
孔子必须接受的挑战
来自现代人的质疑
勇敢且智慧地继承孔子的文化遗产
本章涉及的《论语》原文
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