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肺癌人文科普书,针对晚期肺癌这一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聚焦100名晚期肺癌患者,通过患者亲口讲述自己与癌症斗争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医生的专业治疗和亲友的鼓励陪伴下直面疾病、战而胜之的经验,向大众科普肺癌知识,展现100名平凡的抗癌勇士们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倡导医患互信,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向疾病低头的精神,带给广大癌友及家属读者们温暖与力量――在精准医疗时代,晚期肺癌已逐渐归为慢性病的行列,晚期患者存活5年以上不再是奢望。 

这是命运的交响曲、时代的脉搏、人民的声音。 

这100名活过5年晚期肺癌患者当中,有从医22年的血液学专家,命运和她开了个大玩笑,让她从医生瞬间转变成一名晚期肺癌患者,但她依然笑对人生,誓做医从性极好的患者;有从东北一路南下广东,走过36万公里治疗之路的求医者,广州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有相伴半个世纪、共同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军人老夫妻,依然顽强地打好“对癌反击战”;有所有家人都患癌离世,孤身一人还坚持乐观抗癌的高龄老人,与时俱进地向年轻人学习新知识;有陪伴患病的父亲、母亲走遍天南海北求医问药的孝顺儿女;有思念着讲台、思念着学生的人民教师;还有无惧病魔、纵情山水诗画间的摄影发烧友、登山爱好者、国画高手…… 

他们的抗癌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生命的韧劲和人性的光芒:即便堕入深渊,总有人仰望星空,通透自如。


作者

主编 

杨衿记,肿瘤内科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共广东省人民医院纪委委员、肿瘤中心党总支书记、肿瘤中心主任、肿瘤中心肺一科主任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曾留学丹麦和美国,主要研修临床肿瘤学早期临床试验。曾获2018年度“广东好医生”和2019年度“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研究方向为双驱动基因肺癌、肺癌c-Met分子信号转导通路、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原发与继发耐药、I.O.治疗的精准化,主攻肺癌MDT与精准治疗。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慢病重大项目子课题和2项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共一、通信作者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5篇,高IF(2017)=21.466。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2次。 


 

副主编 

冯卫能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党总支书记、头颈胸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丽昆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脑转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脑转移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荣获2008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及2019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 


 

贾筠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及内科学科带头人 

东莞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专业负责人 

主任医师,岭南名医,东莞市领军人才、一类名医 

世中联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编委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1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前言

第一篇 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家国医患齐上阵,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抗癌11年,我省下了近200万元医药费

医疗惠民政策的见证者:我要好好治疗,好好活着

12次化疗,4次手术,多次复发,她从未妥协

往返两地积极寻找抗癌药,心若向阳,希望自在

癌症打破我平静的生活,我就在浪涛里舞蹈

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医保政策,让我可以与肺癌一斗到底

心大天地宽广,笑对人生路长

33次放疗,5个周期化疗,他都坚持下来了

第二篇 科学抗癌——医患互信

36万公里的抗癌康复之路

生命的裂缝,是阳光透进来的地方

一路南下寻医,我一定要把母亲的命“夺”回来

我不会放弃,你也不要放弃

前行路上,总有人会为你点亮一盏灯

老烟民10年与癌共存:医生一句话,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

历经5次手术,我在大自然中变得神清气爽

身上有癌,心中无癌

抗癌11年,他总结出了一个“四词诀窍”

药价降了10倍,这之间的差距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我很幸运,找到了值得性命相托的好医生

当保险营销员自己成了理赔对象

有信心,有渴望,才是战胜病魔真正的法宝

从不敢面对到无所畏惧,医生和家人给了她信心

哪怕处于最艰难的境地,也要有信心

第三篇 生如夏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身似剑兰自有芬芳

“三十而已”却走上抗癌之路:最美园丁为爱怒放

“我太爱这个美丽的世界”

何以知天命,她在抗癌路上找到了答案

医生们和我许下约定:每年给他们画一幅画

一位解放军老战士的对癌反击战

抗癌路上不只有苟且,还有如诗的远方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一个患癌演员的“蝴蝶人生”

与癌共舞12载,她用大爱报真爱

我的父亲蔡英明:天塌下来当被盖

第四篇 凤凰涅槃——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涅槃重“声”,抗癌女高音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我希望再活出个奇迹,看着女儿结婚生子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仁心守初心,患癌女医生救人终自救

用创业心态,拼出命运的新生机

11年抗癌路,越走越有希望

逆风翻盘,他用脚步重新丈量了生命的高度

生命当如樱花怒放

历经人情冷暖真心不改,她帮助了别人,也治愈了自己

口腔科医生抗癌记:“好好做一个医从性极好的患者”

返璞归真:10年乡间抗癌生活,他将疾病抛之脑后

我还想再活更多的10年,和那个人约好并肩赏花

第五篇 爱的港湾——亲情的陪伴,医护的关怀

家人齐心,创造生命奇迹

爱在深秋

家人的爱滋养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为了家人,他抓住了5%的生存机会

妈妈确诊肺癌后,女儿为她写下7年重生故事

“病在我身,痛在他心”——暖心丈夫9年高质量陪伴

曾想一走了之,医生和家人的温暖让我重遇光明

“我还等着儿子成家,享受三代同堂呢”

我想陪着孙子长大,一起拍大学毕业照

能继续服药,就有生存的希望

夫妻一人脑梗一人癌症,却活出了爱情最美的模样

抗癌13年,丈夫陪她看遍天下风景

“母亲历经生死劫,我终于明白亲情和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若要知寒暖,须当卧病时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等到新药出来的那一天

从“为儿女而活”到“因儿女而活”

父亲,再等等我好吗

当过兵的父亲患病后,依然是坚强的“抗癌战士”

与妻子快乐相守,就是对她最好的弥补

丈夫的贴心都在唠叨里

面对癌症,我们从未停止追求幸福的脚步

亲情是手中利剑,助他痛击苦难

爱情和摄影,让他找到了自我治愈的力量

第六篇 “80后”书写的生命奇迹——谁说高龄患癌就得放弃

勇敢抗癌13年,八旬老人总结营养菜谱

活到老学到老,孤身抗癌也应步履不停

好好活着才对得起家人和自己

养病先养心,老父亲在阅读中找到心灵居所

退隐老空军,用田园生活打败病魔

老教师耄耋之年患癌:大半辈子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我们见证了医改政策的落地,所有的磨难仿佛是一场梦

第七篇 坦然面对——人最不能放弃的,就是自己

“患癌没什么大不了,今年我要参加100场义工活动!”

4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做一棵抗癌常青树”

哪有空悲伤,我只想赶紧把病治好

这一切,只不过是经历了一场计划外的长途旅行

我会一直努力抗争,为了多看看这个世界

“抗癌明星”的14年化疗路

癌症就像一场劫难,遇上了,就好好去修行

从抑郁中走出生命奇迹:“只要精神不倒,身体就不会垮”

乐天派人民教师:“我只是比别人早点知道死亡”

一个“老烟枪”的悔悟:如果再活一次,我一定不抽烟了

老工程师投身工作忘癌症:“每一个活着的日子,都是幸福”

再坚持一下,绝望就会被光驱散

岁月从不败英雄:暗淡时光里,她照亮了自己的生命路

疾病能战胜她的身体,但战胜不了她的灵魂

抗癌巾帼不惧50次化疗:不要小瞧技术进步,更不要小瞧自己

自律自强自信的楷模,用乐观与坚强面对病魔

中西医结合为抗癌之路带来新生机

老烟民胃癌、肺癌双复发:戒烟,从拒绝别人递的烟开始

乐观面对生活的每一次重击

560公里寻医路,我陪患癌父亲走了1800多个日夜

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山穷水尽也陪他走到底

第八篇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的秘密

患癌9年,我瞒住了妻子和同事之外的所有亲友

母亲不知她的病情,她决定隐瞒到底

姐妹俩信守约定瞒着母亲,抗癌路上相知相伴

编后记 生命之花,向阳而生

作者简介2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