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包含核医学工作场所选址、工作场所室内的布局设计、辐射防护、放射性三废产生与处理、工作人员剂量控制与治疗后患者的出院管理等内容的专著。
序
第1章 术语和定义
1.1 源与照射
1.2 放射性废物与放射性污染
1.3 辐射防护与剂量限值
1.4 管理用语
第2章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选址
2.1 良好的工程实践与安全评价
2.2 核医学工作场所选址
第3章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布局设计
3.1 单一诊断工作场所
3.2 单一治疗工作场所
3.3 诊疗工作场所
3.4 核医学工作场所分区
3.5 核医学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原则
3.6 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废物处理
第4章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屏蔽防护与室内表面装修
4.1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屏蔽防护
4.2 核医学工作场所室内表面装修
4.3 核医学工作场所常用屏蔽材料
4.4 屏蔽防护设计的考虑
第5章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
5.1 核医学工作场所
5.2 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控制
5.3 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的清除
5.4 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
5.5 核医学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第6章 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性三废处理
6.1 放射性气体的处理
6.2 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6.3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
第7章 核医学诊疗患者的管理
7.1 核医学诊疗正当性
7.2 核医学诊疗中的最优化要求
7.3 核医学诊疗照射指导水平
7.4 核医学诊疗中的防护
7.5 核医学治疗后患者的出院管理
7.6 放射性碘(~(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防护
第8章 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
8.1 辐射防护检测仪器仪表要求
8.2 检测方法
8.3 检测位置
8.4 特殊检测位置的选择
8.5 检测记录与数据处理
8.6 核医学工作场所防护水平要求
第9章 临床核医学诊疗项目的辐射防护
9.1 大型临床医院综合性核医学诊疗项目
9.2 核医学诊疗项目工作场所选址
9.3 核医学诊疗项目的平面布局
9.4 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
9.5 核医学工作场所屏蔽防护厚度估算
9.6 甲状腺癌患者出院控制
9.7 核医学工作场所内的通道设计
9.8 核医学工作场所分区管理
9.9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10章 PET-CT诊断的辐射防护
10.1 PET-CT影像诊断中心的选址与平面布局
10.2 PET-CT的辐射危害因素
10.3 放射性三废处理
10.4 PET-CT的工作场所屏蔽防护
10.5 注射室的屏蔽厚度
10.6 回旋加速器的辐射防护
第11章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的辐射防护
11.1 敷贴器
11.2 敷贴器的制作
11.3 放射性核素敷贴器的防护要求
11.4 ~(32)p敷贴器的特殊防护要求
11.5 敷贴器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特性
11.6 敷贴器的贮源容器
11.7 敷贴治疗室的防护要求
11.8 敷贴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11.9 敷贴器表面剂量率的衰变校正
第12章 粒籽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
12.1 放射性粒籽源
12.2 放射性粒籽源的包壳及安全检验
12.3 粒籽源植入场所防护要求
12.4 粒籽源贮存
12.5 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12.6 住院患者的管理
12.7 出院患者的防护告知
12.8 粒籽源质量控制检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