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范畴与安全保护形势、安全保护关键技术、安全管理方法策略及重要行业应用实践作出系统论述。本书提出监测预警、安全防御、应急处置、数据安全保护等重点技术,制度建设、信息共享、供应链安全、人才培养等管理策略,详细阐述如何兼顾技术手段建设与管理制度建设,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同时,本书针对各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尽相同、安全保护需求各有侧重等特点,围绕电力、交通、金融、国防科技工业、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领域,运用实际案例阐释安全保护解决方案。本书可以帮助运营者深入了解安全保护方法,把握关键环节做好安全保护,从而在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做到有备无患。

作者

郝志强,

研究员,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感知与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与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网络安全专委会副会长,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专家,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数据安全产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数据安全专委会主任等。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大学治理等工作,长期致力于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工业信息安全、两化融合、军工电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促进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计划等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专题研究报告、蓝(白)皮书百余项/册,出版个人著作4部、大学教材2部,担任学术期刊《工业信息安全》主编,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国家级奖励6次,省部级奖励12次。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上篇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之势

第一章 概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章 形势:安全保护刻不容缓

第三章 规制:世界各国谋篇布局

第四章 展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开启安全保护新时代

中篇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之术

第五章 监测预警技术:打造安全之眼

第六章 安全防御技术:构筑防护之盾

第七章 应急处置技术:阻断燎原之火

第八章 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维护价值之源

下篇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之法

第九章 制度建设:打造可防可控安全之域

第十章 信息共享:打破威胁情报信息孤岛

第十一章 供应链安全:夯实安全可靠发展底板

第十二章 人才培养:共同构筑安全保护之基

行业篇

第十三章 电力行业:发电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案例

第十四章 电力行业:高仿真虚拟化融合工控安全实验室

第十五章 交通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安全案例

第十六章 金融行业:安全主机自适应安全解决方案

第十七章 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国防科技工业工控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第十八章 电子政务行业:“兵团政务云”安全建设案例

第十九章 电子政务行业: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