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演进中的巅峰时期,曾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大宋文明。在政治上,为矫正唐末五代武人乱政之失,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崇文治,甚至一度形成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开明局面;在经济上,民间市场发达,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改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出了都市市井生活之繁盛;此外,宋朝学术文化自由而发达,民间私学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在此时形成,正如史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之演进,赵极于赵宋之世”。 本书主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和宋代文明成就两个维度进行专题式阐述,前者围绕宋代传统国策,以及一系列关键制度设计展开叙述,包括“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政治制度的演进,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建立,法制体系和经济制度的完整等;后者则聚焦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文明成就,如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学的形成演进,两宋文学的大放异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宋代史学,以及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等。

作者

游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师从著名史学家漆侠先生和著名学者王曾瑜先生。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撰写博士论文,200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佛教的关系等领域。著有《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靖康之变》《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等,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查看全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重文抑武:赵宋皇帝的价值取向

北宋建立与“重文抑武”国策形成

文人地位的提高与社会对武人的轻视

曹彬:得到皇帝和文官赏识的武将代表

从狄青到种世衡:被压抑、迫害的武将缩影

结语

注释

第二章 募兵体制:维系政权的理想与现实

居安思危与募兵制的建立

募兵制度造成北宋兵力不振

不堪一击的北宋募兵与靖康之难

常胜军和义胜军——助纣为虐的募兵

结语

注释

第三章 集权与分权:宋朝政治制度的演进

宋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进

宋代的中央政治格局

宋代的皇权

结语

注释

第四章 教育与科举:奠定宋代文明的基石

宋代的官学

宋代的私学教育

书院教育

科举考试

结语

注释

第五章 法制体系:维系宋代社会稳定的最高准绳

宋代法律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法律形式

司法机构

诉讼审判制度

法律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

结语

注释

第六章 高度繁荣的经济:以国计民生与货币金融为例

货币制度

信用业与金融业

结语

注释

第七章 宋学:传统学术的新气象

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宋学的基本范畴及特点

宋学的形成与发展

结语

注释

第八章 词、文与诗:宋人的文学成就

宋诗

宋词

宋代的散文

结语

注释

第九章 发明与创造:宋朝的科技革命

三大发明及相关科技的运用和发展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建筑

冶金技术

造船技术

结语

注释

第十章 古史与当代史:繁荣的宋代史学

宋代的修史机构

“古代史”

“当代史”

地方志

历史文献学发展

结语

注释

第十一章 宋人的遗产: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绘画

宋代书法

工艺美术

音乐、舞蹈和戏曲

结语

注释

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