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分为五部分,以时间顺利记述了艾思奇的活动和思想,围绕“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主旨的“云南精神”,通过他的生动事迹,以事带人、以人汇神。本书稿力求让读者在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直观的认识“云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该书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云南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辛锋,1962年10月,云南保山人,中共党员,法学专业。曾服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现在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20余年对抗日战争、红军长征、亚洲地缘政治、中国现代政党与东南亚关系、历史影像学等有研究。先后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了《伴随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胡志明与云南》《云南积谷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滇军入越受降》《中国国民党与越南革命》等文章;《浪越铁路承载的红色记忆》(与他人合著),文稿收录《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18期;先后任《长征·云南》画册、《阎红彦纪念画册》、《云南革命遗址通览》副主编;还担任《历史的回响——红色之旅云南》地图设计工作;担任《云南大百科全书·政治卷》词条撰稿工作。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总序

出身名门 沐辉成长

在民主思想和学术气息中成长

年少显才华

回到昆明参加革命活动

东渡日本求学

烈火锻材 破茧涅槃

在上海泉漳中学

在《申报》的岁月

写就《大众哲学》

笔为投枪辨正邪 捍卫真理矢志坚

同错误思想、歪理邪说、反动理论斗争

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

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

甘当文化拓荒牛 哲坛耕耘自奋蹄

驰骋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战线

将新启蒙运动思想特别是文化的“民族性”意识带入党内

在关于学术“中国化”的讨论中

在延安的文化工作

《共产主义者与道德》

以“德”行走天下,写就“好人”文章

待人真诚、为人师表

与好朋友聂耳

战友情、师生情

思念故乡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严谨治学

一颗平凡而真诚的心

到清华、北大讲学

历史的评说

参考书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