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3:世界危机(1916-1918)》叙述一战的第三阶段1916―1918年,前两年双方处于势均力敌僵持状态。法英发动过索姆河战役,阿拉斯之战,梅西纳之战,帕森达勒之战和康布雷之战。德国则试图攻取法兰西荣誉与精神的基石――凡尔登。但双方均未有建树。

海战方面,日德兰会战英国多次坐失良机,丘吉尔对此有详尽描叙,深刻地剖析了英海军主帅的保守思想,但英国在海上击败了德国潜艇战。

由于德国遭海上封锁,由于无限制潜艇战促成美国参战,因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军土气一旦出现低落,便发生兵败如山倒,日耳曼帝国崩溃、投降。


作者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章 血的考验

注释

第二章 法金汉的选择

注释

第三章 凡尔登

注释

第四章 日德兰:开端

注释

第五章 日德兰:会战

注释

第六章 索姆河战役

注释

第七章 罗马尼亚的灾难

注释

第八章 美国的介入

注释

第九章 尼韦勒将军的试验

注释

第十章 在军需部

注释

第十一章 英国击败德国潜艇

注释

第十二章 德军在西线的集结

注释

第十三章 3月21日

注释

第十四章 高潮

注释

第十五章 舍曼代达姆岭的突然袭击

注释

第十六章 形势的转变

注释

第十七章 日耳曼帝国的崩溃

第十八章 胜利

注释

附录

索引(第一至三卷)

中外文人名对照表

军舰名译名对照表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