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是一战的第二阶段。法英发动过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伊普尔战役、洛斯战役。在新武器——机枪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正面进攻,冲锋拼杀,击退敌人防线失效。西线除生命消耗战外,并无收获,战事陷入僵局。英国发明坦克和使用烟幕,仅取得有限进展。英海军握有制海权,但主帅思想保守,海战不力,未有积极成果。  

在本卷中,丘吉尔提出战略决策——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这对国际力量的组合和对整个大战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军方多数领导人对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误战机,十多次坐失稳操胜券的良机,最后则以失败告终。协约国陷入危机。

作者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章 西线的僵局

注释

第二章 坦克与烟幕弹的起源

注释

第三章 选择

注释

第四章 多格滩战斗

注释

第五章 再次思考和最后决定

注释

第六章 陆军进攻的起因

第七章 外围堡垒的攻克和希腊的第二次提议

注释

第八章 新的决心

注释

第九章 3月18日

注释

第十章 德·罗贝克中将改变计划

注释

第十一章 德国潜艇的首次失败

注释

第十二章 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

注释

第十三章 海滩战役

注释

第十四章 登陆之后

第十五章 政府的垮台

注释

第十六章 山雨欲来

注释

第十七章 苏夫拉湾战役

注释

第十八章 巴尔干诸国的毁灭

注释

第十九章 放弃达达尼尔海峡

注释

第二十章 1915年的结果

注释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