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国学提要: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天人国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和修养混成体系。“天人”取义于“天人合一”;“国学”取材于“传统经典”。“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题,“传统经典”是“道”的基本载体。“天人国学”从研读中华经典继承“道”、“德”精髓且构建体系,进而去指导研读中华经典且发展和完善“天人国学”。“天人国学”以明道、修德、做人为根本,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道体德用、道生德畜”;两个基本点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条原理即“无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论,“有无相生、至大至小”的认识论,“存无守有、下学上达”的实践论,“作君子、为圣贤”的价值论,“演绎仿真”、“数据挖掘”的方法论;两个环节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个目标即“归根复命”、“万物合一”。

  《天人国学书》: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函谷阐道德,孔丘绝编著十翼。焦氏小黄吟易林,颖达潜心作正义;魏晋玄学谈虚静,天才少年算王弼。钟吕超过秉伯阳,陈抟华山逢麻衣;太极图说周敦颐,学际天人邵康节。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龙场心即理;良知良能关键处,洞察道德大奥秘。天人国学承远绪,道体德用定根基;有无常道非常道,善恶上德下德立。无中生有化生成,有无相生呈本体;存无守有在下学,君子圣人为价值。公式模式再趋势,八卦甲子藏神机;知行和合齐身心,天人相谐自抱一。复命归根形气神,明修得道返听视;熟读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针乃克倚!


作者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温州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散文集《无心剩稿》;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明史、《中庸》等,影响广泛。


查看全部
目录

丛书主编简介

时代的国学,进取的国学,未来的国学——《国学经典丛书》序

内篇

第一篇 逍遥游

第二篇 齐物论

第三篇 养生主

第四篇 人间世

第五篇 德充符

第六篇 大宗师

第七篇 应帝王

外篇

第八篇 骈拇

第九篇 马蹄

第十篇 胠箧

第十一篇 在宥

第十二篇 天地

第十三篇 天道

第十四篇 天运

第十五篇 刻意

第十六篇 缮性

第十七篇 秋水

第十八篇 至乐

第十九篇 达生

第二十篇 山木

第二十一篇 田子方

第二十二篇 知北游

杂篇

第二十三篇 庚桑楚

第二十四篇 徐无鬼

第二十五篇 则阳

第二十六篇 外物

第二十七篇 寓言

第二十八篇 让王

第二十九篇 盗跖

第三十篇 说剑

第三十一篇 渔父

第三十二篇 列御寇

第三十三篇 天下

作者简介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