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包括四部分,华工学校讲义(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中学修身教科书上篇,中学修身教科书下篇,关于国民之修养;,是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放在现在意义非凡。今天中国的青年,若想要从我做起,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合格的公民,《中国人的修养》实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蔡元培为近代中国创立了现代教育制度。他提倡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及人生观、世界观、美学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权与女权,致力革除“读书为官”之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

查看全部
目录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

智育十篇

中学修身教科书(上篇)

第一章 修己

第二章 家族

第三章 社会

第四章 国家

第五章 职业

中学修身教科书(下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良心论

第三章 理想论

第四章 本务论

第五章 德论

第六章 结论

关于国民之修养

■思想自由

■读书与救国——在杭州之江大学演说词

■世界观与人生观

■美育与人生

■我的新生活观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

■义务与权利

■科学之修养

■劳工神圣

■在育德学校演说之述意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孔子之精神生活

■关于读经问题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

■文明之消化

■美育实施的方法

■对于师范生的希望

■《国民杂志》序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以美育代宗教说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

■在浦东中学演说词

■养成优美高尚思想

■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济方法

■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

■说俭学会

■黑暗与光明的消长

■市民对于教育之义务

■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新教育之趋势

■劳动大学的意义及劳大学生的责任

■在胶济铁路中学演说词

■整顿北京大学的经过

■复兴民族与学生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