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分体现了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始至终,充斥着各种读史法门、史学观点,索隐钩沉,纵横开阖,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又极喜翻案,阅读之下,或者豁然开朗,或者瞠目结舌。每一小节,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论文。民国期间,就被列为齐鲁大学国学院的专著汇编,之后更成为全国高校的历史必读教材。

作者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出版说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隋室兴亡

第一节 文帝内治

第二节 文帝外攘

第三节 炀帝夺宗

第四节 炀帝荒淫

第五节 炀帝事四夷

第六节 隋末之乱(上)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

第三章 唐之初盛

第一节 高祖太宗之治

第二节 唐初武功(一)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

第五节 唐初武功(四)

第六节 唐初武功(五)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

第四章 武韦之乱

第一节 高宗之立

第二节 武后得政代唐

第三节 武后政治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

第五节 中宗复位

第六节 韦后乱政

第七节 玄宗之立

第五章 开元天宝治乱

第一节 玄宗政治

第二节 开天边事(一)

第三节 开天边事(二)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

第八节 安史之乱(下)

第六章 安史乱后形势

第一节 代宗之立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

第三节 藩镇及内乱

第四节 代宗政治

第七章 德宗事迹

第一节 德宗初政

第二节 东方藩镇之变

第三节 泾师之变

第四节 兴元后藩镇起伏

第五节 贞元后边患

第六节 贞元朝局

第八章 顺宪穆敬四朝事迹

第一节 顺宗谋诛宦官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

第三节 元和朝局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

第五节 穆敬荒淫

第九章 文武宣三朝事迹

第一节 甘露之变

第二节 武宣朝局

第三节 文武宣三朝藩镇叛服

第四节 回纥之亡

第五节 吐蕃衰乱

第十章 唐室乱亡(上)

第一节 懿僖荒淫

第二节 中叶后南蛮之患

第三节 懿僖时之内乱(上)

第四节 懿僖时之内乱(中)

第五节 懿僖时之内乱(下)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

第十一章 唐室乱亡(下)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

第二节 河东与邠岐华之争

第三节 岐汴之争

第四节 梁太祖代唐

第五节 唐末割据(上)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始末(上)

第一节 梁唐盛衰

第二节 梁室之亡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

第四节 唐灭前蜀

第五节 后唐庄宗之亡

第六节 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始末(中)

第一节 唐晋兴亡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

第三节 石昔之亡

第四节 契丹北去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始末(下)

第一节 郭威代汉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

第五节 周世宗征伐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