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高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 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海洋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自马汉去世以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作为一部海权著作的同时,本书也不乏文学性。马汉不仅客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次海战的过程,也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那些卓越海军将领的赞美。 我们似乎能直面四天海战的硝烟、特拉法加海战的激烈、马拉加海战、拉乌格海战......我们仿佛能看到被海军官兵尊称为爷爷的德·赖特,胆敢悬挂着扫帚驶过英吉利海峡的特龙普,总是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补给的叙弗朗,身负巨债但富于军事才华的罗德尼,赢得特拉法加海战的智慧勇敢的纳尔逊......  

作者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美国历史知名、颇有影响的海军战略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被美国史学界称为“海权论的思想家”、“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 

主要作品有阐释其理论的“海权论三部 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及《海军战略》等。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导论

原注

第一章 海权诸要素之探讨

原注

第二章 1660年之欧洲形势

原注

第三章 英国革命

原注

第四章 1702-1713年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第五章 法国摄政时期

原注

第六章 1739年的英西战争

原注

第七章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

原注

第八章 自《巴黎和约》到1778年间形势的发展

原注

第九章 1778-1781年间北美和西印度群岛的海上战争

原注

第十章 1779至1782年间的欧洲海战

原注

第十一章 批判性地讨论1778年海战

原注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