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广西、云南建立起科学的执政体系,有效地进行了民族关系治理,成为民族团结示范区和示范省份。该项目系统梳理和阐释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的历史和经验教训。西南边疆能够保持长期团结稳定局势是着力调整和维护民族关系的结果,是中央决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的过程。深入研究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既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现实借鉴,更可以进一步总结和宣传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从边疆民族关系的角度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为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和谐家园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对于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前提
一、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渊源
二、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三、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依据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重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
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的形成
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的改革
二、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第四章 新时代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创新
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创新发展
二、新时代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新实践
第五章 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格局的形成
一、当代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
二、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西南边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四、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问题
二、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民族问题
三、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政策问题
四、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
第七章 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构成与机制
一、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核
二、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三、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体系
四、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生态
五、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利益调整机制
六、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制度
七、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治理机制
八、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九、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保障机制
第八章 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方法与路径
一、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完善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政策体系
三、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整合能力
四、正确处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完善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的法治体系
六、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七、构筑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家园
八、创新西南边疆的社会治理模式
九、构建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十、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关系治理现代化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