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让人生活在其中的虚拟现实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终发展目标,也是《虚拟现实:另一个宜居的未来(全彩)》希望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虚拟现实:另一个宜居的未来(全彩)》首先从人对虚拟环境的需求入手,讨论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意义;之后通过对过往二十余年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对如何实现多感官高沉浸的虚拟环境进行讨论;此后,《虚拟现实:另一个宜居的未来(全彩)》分别讨论虚拟现实与心理学、虚拟现实与电影工业的关系,最终提出并详细阐述“宜居的虚拟现实”这一概念。

作者

翁冬冬 

2006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应邀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作为课题技术和整体负责人参与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部“ 863”项目“虚实融合显示装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曾获国家ji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省部级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以及市级和校级奖励六项,申请专利十余项,获授权专利五项。 


郭洁 

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新型显示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式设备对使用者的视觉影响及其优化,长时间沉浸对使用者的认知行为的影响。 


包仪华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科研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与沉浸式叙事。主持并参与了多个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相关项目。 


蔡力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专业方向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曾在新媒体展示、游戏、互联网广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负责开发了多款产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余兴尧 

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长期在虚拟现实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中的晕动症优化手段、视疲劳影响因素和高沉浸式虚拟现实办公系统设计等。


查看全部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虚拟现实所谓何物

为什么要虚拟一个现实

虚拟现实的内涵和外延

需要明确的概念

虚拟现实相关重要概念的产生历史

注释

第2章 虚拟现实的体系构成

虚拟现实技术知识体系

虚拟现实的硬件体系

虚拟现实的软件体系

虚拟现实目前面临的困难

注释

第3章 虚拟现实与感官体验

人类感官与虚拟现实

视觉:眼见如真未必实

跟踪定位:交互之源

力反馈:看得见,亦摸得着

嗅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运动模拟:身在帷幄,神已凌云

人人互动:两心相映,天涯化咫尺

注释

第4章 虚拟现实与晕动症

虚拟现实晕动症的基本概念

虚拟现实晕动症评测方法

虚拟现实晕动症的影响因素

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缓解措施

注释

第5章 虚拟现实与心理学

虚拟现实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基础

虚拟现实在健康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虚拟现实在异常心理学方面的应用

注释

第6章 虚拟现实与造梦工业

虚拟现实与未来影像

虚拟现实叙事影像与传统影像叙事手段的区别

虚拟现实与叙事影像实例

虚拟现实与主题乐园实例

注释

第7章 宜居沉浸与未来生活

何为“宜居”

为何“宜居”

“宜居”的进化

“宜居”的挑战

注释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