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既要深刻领悟作为的互联网+教育”的宏观背景,又要有能力胜任当下和未来的教育实践、引领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自我发展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耦合。关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本书提出三个层面、四个领域、六大特征”发展框架。着重剖析了现代大学社会主流社会职能规约下的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学术、服务和管理四个领域新的内涵。


作者

李芒,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学行为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原理、教育方法学、教师学。提出教学的关系论思想,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人之关系,倡导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人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方式。重点研究教学的方法,关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从事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发(FD)研究。

查看全部
目录

内容简介

前言/Foreword

第1章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发展战略

第一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第三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战略的思考

注释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的框架

第一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的四大领域

第三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的六大特征

注释

第3章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教学”的新理念

第二节 “互联网+教学”的新目标

第三节 “互联网+教学”的新方法

第四节 “互联网+教学”的新环境

注释

第4章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伦理与超越

第一节 学术与教师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伦理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创新新解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坚守与超越

注释

第5章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社会服务

第一节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生态共生

第二节 教师社会服务的阻滞

第三节 撬动社会服务的支点——“互联网+”

第四节 “互联网+”的杠杆作用

注释

第6章 “互联网+”时代的卓越大学教师

第一节 卓越大学教师之专业精神

第二节 卓越大学教师之知识与能力

第三节 卓越大学教师之高效沟通

第四节 卓越大学教师之学习方式

第五节 卓越大学教师之生活方式

注释

后记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