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起品质的好莱坞电影,你拍的片子总是差点什么,总是让人感觉生硬和虚假?你缺少什么?很好的演员,优选的设备,高超的编剧?
还不接近。你还缺少技巧,掌控镜头的技巧――而且这才是很重要的。
这本书能给你灵感,让你有冲动去尝试那些复杂的、创意十足的镜头。书中引用的例证全都来自于大片,那些设备是你买不起的,钱也是你花不起的,但没关系,我们就是想告诉你,只要一台手持摄影机,你也能拍出同样惊艳的效果。这些技巧并不能马上让你成为很好的导演,但了解它们,你才会知道电影怎样拍才有效果。希望本书激发出你更多的拍摄灵感。
本书版问世后,受到读者朋友们广泛关注。此修订版在原版基础上修订了内容,优化了部分图片。
★这本书将大量实用又有趣的拍摄秘密揭示出来,让你产生立刻开始的强烈冲动,同时它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吓唬你,这是zui难得的。——杨树鹏,有名电影导演,作品有《匹夫》《我的唐朝兄弟》
★这是一本用“闪回”和“慢镜头”的方式对影像魔术进行解构破译的一本书。它把符号学、阐释学、心理学等,和影像的实际拍摄深入浅出地结合,有趣,生动,好玩! ——王宁彤,央视主持人,CCTV6(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的靠前制片、导演和主持
★有志于做电影的青年们有福了。这本书就像字典,揣在身边总能派上用场。——尹丽川,有名导演、作彖,作品有电影《公园》《牛郎织女》
★通读这本书,其中作者对镜头语言细致而精到的描述,对我的影像艺术深有启发,而作者用众多电影案例的分析让我对动态电影画面有进一步的理解,相信学摄影的朋友会因此书而获益匪浅。——顾荣军,有名摄影师,薯百《构图实战:从人像到风光》
★这本书应该被!里面讲的那些技巧本来是我们的行业机密,几美元就卖了,作者是怎么想的?——John Badham,《周末狂热》《战争游茂》的导演,著有《时刻电影》
内容简介
附件
译者序
编辑推荐
前言
怎样使用本书
书中图片的说明
第一章 打斗镜头
1.1 长焦特效
1.2 一记重拳
1.3 紧跟演员拍摄
1.4 打倒在地
1.5 分别拍摄角色
1.6 近地仰拍
1.7 含蓄的暴力
1.8 胜利瞬间
注释
第二章 追逐镜头
2.1 紧跟被追踪者
2.2 长焦摇拍
2.3 狭窄空间中追逐
2.4 宽阔空间中追逐
2.5 制造惊恐
2.6 看不见的追踪者
2.7 突然袭击
2.8 神出鬼没
2.9 千钧一发
2.10 追踪的脚步
注释
第三章 角色登场和退场
3.1 焦点转换
3.2 从背景中突然现身
3.3 华丽转身
3.4 静静现身
3.5 关窗
3.6 场景无缝转换
3.7 摇拍中渐行渐远
3.8 转变演员行走方向
第四章 悬疑、搜索与潜伏
4.1 轻微后退
4.2 未知之惧
4.3 紧张期待
4.4 空无之惧
4.5 放大空间
4.6 两个场景同时进行
4.7 寻找线索
4.8 静中生疑
4.9 危险逼近
第五章 情节变化
5.1 镜头推近
5.2 戏剧性的一刻
5.3 摇拍加移步
5.4 背景移动
5.5 围绕角色拍摄
5.6 人机同时转向
5.7 无法逃脱
5.8 突出静态
5.9 运用移动道具
第六章 现身和发现
6.1 利用镜面门
6.2 拉开帷幕
6.3 鹤立鸡群
6.4 走出阴影
6.5 慢速呈现
6.6 平行拍摄
6.7 前进受阻
6.8 目光转移
6.9 目光扫视
第七章 惊惧镜头
7.1 营造紧张气氛
7.2 误导的震惊
7.3 吓人的角色
7.4 恐惧之地
7.5 空旷空间
7.6 视觉惊吓
7.7 无路可逃
7.8 出其不意
7.9 窗外的脸
第八章 引导注意力
8.1 线索物
8.2 人物交替
8.3 掉头
8.4 反射
8.5 停下脚步
8.6 夺目色彩
8.7 变换演员位置
第九章 车内场景
9.1 前座视角拍摄
9.2 后座视角拍摄
9.3 车内对话
9.4 车静止时拍摄
9.5 下车离开
9.6 边走边谈
9.7 透过车窗拍摄
第十章 对话场景
10.1 推近拍摄对话
10.2 背景逐渐淡出
10.3 分享镜头
10.4 肩并肩
10.5 不同高度
10.6 互瞥
10.7 镜中对话
10.8 边走边谈
第十一章 争执和冲突
11.1 绕圈
11.2 镜头袭来
11.3 防卫的镜头
11.4 扑向镜头
11.5 冲动之举
11.6 肢体语言对抗
11.7 边走边吵
11.8 十字交叉
第十二章 爱情与激情场景
12.1 眼神交流
12.2 拍摄初吻
12.3 亲吻的角度
12.4 浪漫躺上床
12.5 只拍面部
12.6 仰起脸
12.7 缠绵之刻
12.8 细节取胜
结语
引用图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