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昆辉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教育与自杀防治的推展。2012年在上海开创中国国内第一个“自杀防治24小时生命热线”。本书是林教授将多年在自杀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汇集。书中详细介绍了自杀防治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深刻剖析和分析了自杀行为的引发和自杀者的心理过程,并通过专业且权威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并结合多年自杀防治经验,以及自杀行为给社会及环境周围人群带来的心理问题的调适及后续照护,都阐述的非常详细且实际的经验。

作者

台湾临床心理师

证号00544号

台湾内政部警政署心理辅导委员,

台湾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

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讲师

台湾行政院地方研习中心讲座

台湾乐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台湾冈山秀传医院前心理治疗室主任

台湾人爱医院前临床心理科主任

上海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

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学顾问与高级督导

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学顾问暨高级督导

上海SR非事件心理治疗研究院长,

中国(师资级)团体心理培训师(师资证PXSZ00111080664)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 负责人

国际亚健康协会    特聘专家

希望24热线 华人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    学术总监

数十年来在台湾致力于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心理教育与自杀防治的推展,在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自杀防治、灾后心理重建与团体动力学等领域自成一家,著述丰硕。开创最新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非事件量化S-R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因其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卓越的贡献,获台湾教育部推展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又担任广告业、餐饮业、传销业、营建业、制造业、服务业、流通业、印刷业、彩券业、数十家公司高级咨询顾问、EAP顾问。举办各种企业团体动力培训,心理治疗技?课程、心理治疗、生命教育工作坊与大型动力团体训练营数千场。近三年足迹遍及内地各省市,将生命教育推广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家庭、社区、企业中,并于复旦等多所大学开展多场抗忧郁与自杀防治公益讲座,1115后连办三场灾后心理重建公益讲座,期盼能够在生命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自杀防治、灾后心理重建这一完整的体系架?之下培养各种心理教育、心理治疗人才。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PART1 自杀与死亡

第一节 自杀的定义

第二节 死亡的意念与自杀行为

PART2 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历程

第一节 朝向死亡的创伤反应发展模型

第二节 死亡创伤的阶段

PART3 自杀的征兆与处遇技术

第一节 自杀的行为征兆

第二节 自杀的心理危机衡鉴

第三节 心理创伤重建技术

第四节 死亡咨询:死亡创伤的心理治疗技术

PART4 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创伤与处遇技术

第一节 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创伤发展历程

第二节 自杀(未遂)者家属生命危机管理教育

第三节 自杀(未遂)者家庭访视技巧

PART5 校园自杀与死亡创伤处遇技术及工作实录

第一节 小学教师自杀后——校园内自杀处遇流程与生命教育操作实录

第二节 校园内中学生死亡创伤之处遇模型

第三节 校园里小学生死亡创伤的处遇

PART6 机构(军、警、学校)自(伤)杀事件之处遇模型

一、自伤(杀)个案的现场处遇技巧

二、自伤(杀)事件的外部公关技巧

三、自伤(杀)事件的内部集体心理重建技巧

内容简介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