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电磁兼容三要素出发,结合电磁兼容法规,深入介绍了电磁兼容问题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解决措施,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佐证。本书最后介绍了两种快捷实用的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解决方法:时频穿越法和递进应力法。时频穿越法借助近场探头和频谱分析仪,准确定位噪声源和传播途径,根据时域和频域下的噪声特性找到针对性的EMI解决方案;递进应力法通过递进干扰源强度的方法来确认产品受到影响的机理,然后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本书介绍的电磁兼容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LED灯具,也适用于通信电源、医疗电源、充电器、光伏逆变器、电动机驱动以及存在di/dt和du/dt骚扰源的应用场合。
摘要
前言
第1章 LED灯具面临的挑战
1.1 LED灯具的兴起
1.2 价格的挑战
1.3 光效的挑战
1.4 全球法规的挑战
1.5 兼容性的挑战
1.6 可靠性的挑战
1.7 电磁兼容性的挑战
1.8 小结
第2章 电磁兼容设计基本概念
2.1 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抗干扰(EMS)
2.2 电磁干扰源
2.3 传播途径
2.4 敏感设备
2.5 噪声的常见抑制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详解LED灯具的电磁兼容法规
3.1 面对电磁兼容法规的困惑
3.2 国内外电磁兼容的历史背景
3.3 电磁兼容标准的框架
3.4 电磁兼容测试分类
3.5 电磁干扰(EMI)
3.6 电磁抗干扰(EMS)(EN61547)
3.7 小结
第4章 输入功率因数PF的设计考虑
4.1 功率因数矫正(PFC)的目的
4.2 电路解决方案
4.3 驱动器控制芯片的选择
4.4 实际应用案例
4.5 小结
第5章 EMI设计考虑
5.1 为何结构设计会影响EMC性能
5.2 安规电容
5.3 驱动器工作模式
5.4 布线设计考虑
5.5 无Y电容的解决方案
5.6 实际应用案例
5.7 电磁兼容设计面对的冲突
5.8 小结
第6章 雷击浪涌的设计考虑
6.1 应用场合与防雷要求
6.2 整体电气结构、机械结构与雷击浪涌电流
6.3 防雷器件的选型及使用
6.4 雷击浪涌实际案例
6.5 小结
第7章 电磁兼容(EMC)问题的诊断和调试技巧
7.1 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瓶颈——电磁干扰(EMI)
7.2 不同频率段下的EMI诊断和解决措施
7.3 时频穿越法解决EMI问题
7.4 递进应力的雷击浪涌测试方法
7.5 小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