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是工业领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变革,是包括生产侧和用户侧的整体系统的颠覆,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是生存死亡的挑战。本书提出,应对新工业革命不能从局部的实践开始,而必须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思维革命。所谓思维革命,就是运用系统论和思维实验的方法,把智能技术群给工业带来的颠覆性革新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彻底地想清楚。本书把针对新工业的思维革命总结为新工业思维,并细分为虚实融合时空观、构造生产与用户的新关系、发挥知识资本的价值、提供智能效用产品、重新定义机器和工厂、有边界的个性化智慧生产、构造产用融合制造范式、建立创客化组织、新管理、未来竞争优势十个方面。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推荐语
思维革命:新工业革命的序章
第1章 新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与新工业文明
1.1 新技术革命:互联网、互联网+与万物智能
1.2 发现横向世界和纵向世界
1.3 从新技术革命到新工业革命的逻辑
1.4 德国工业4.0:一个可以参照的新工业蓝图
1.5 新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
第2章 新时空观:虚实融合
2.1 定义虚实融合时空
2.2 虚实融合时空思维
2.3 数字主线与数字孪生
2.4 CPS:虚实融合时空中的系统
2.5 信任与价值传递:区块链
2.6 场景:虚实融合时空的局部空间
2.7 新零售: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零售业
2.8 新工业: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工业
注释
第3章 生产和用户的新关系
3.1 技术的高端化,应用的普适性
3.2 大众生产与“我们思维”
3.3 丰饶经济与个人生产者的崛起
3.4 从需求链到价值环流
3.5 突破碎片化屏障
3.6 用户的安全问题:隐私
第4章 创新的原动力:知识资本
4.1 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的崛起
4.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4.3 知识创造的螺旋
4.4 知识资本与职业迁移
4.5 知识资本的构成与成长
4.6 个体知识工作者的前景
4.7 “创新、创造、创业”运动
4.8 应对知识资本保护的全新挑战
注释
第5章 提供智能的效用产品
5.1 新产品创造浪潮
5.2 升级产品观念
5.3 煎蛋模型与“全新”的含义
5.4 汽车产业的效用产品革命
5.5 价值链的颠覆(以电视业为例)
5.6 新工业创业家的产品定位
第6章 重新定义机器与工厂
6.1 重新域定与赋能万物的逻辑
6.2 让机器拥有智能
6.3 智慧工厂
6.4 共享工厂
6.5 虚拟工厂
6.6 工业互联网:“超级生产机器”与“超级工厂”
注释
第7章 有边界的个性化智慧生产
7.1 个性化的智慧生产
7.2 工匠精神与精益思维
7.3 工业基准和个性化空间
第8章 构造第五制造范式:产用融合
8.1 范式理论与制造范式演进规律
8.2 从商业模式探索开始:C2B到C2M
8.3 未来制造的魔力拼图
8.4 产用融合:第五制造范式
第9章 全员激活:建立创客化组织
9.1 众造应对众需
9.2 塑造有活力的小团队
9.3 构造创客化企业世界
9.4 大数据驱动:消除创客化世界的熵增
9.5 创业就是要找到创客化工业世界的位置
注释
第10章 管理的进化:分利、自治与协同
10.1 管理进化的轨迹:从分工协作到分利协同
10.2 大数据驱动的自治管理
10.3 基于技术的自治是未来管理的细节
10.4 分利、自治和协同的共生机制
10.5 人工智能:自治的强化
10.6 智慧企业——有能量并聪明的工“场”
注释
第11章 未来竞争优势:新工业能力与“黑洞效应”
11.1 凭空塑造的力量:“双11”的竞争力解读
11.2 流行三原则:引爆虚实世界
11.3 流量思维是一个创富逻辑
11.4 n+n=4n~2:生态圈构造的能量
11.5 能力竞争框架与逐级迭代
11.6 “黑洞效应”:小企业大能量
11.7 基于规模的竞争优势可能都是劣势
11.8 未来归根结底是新工业人和新工业思维的竞争
注释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