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从架构、研发流程、团队文化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Cloud Native。作者长期活跃在研发一线,具有丰富的架构设计经验,也曾亲身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架构设计,如很多团队在实施微服务架构的时候,只强调拆分服务,根本没有理解微服务架构应该怎么做。《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就是想告诉读者,除了拆分服务,还要把哪些事做好,例如基础设施、一致性、性能、研发流程、团队文化等。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共分为10 章,第1 章从整体上描述了Cloud Native 的起源、组成及原则等;从第2 章到第7 章重点描述了微服务架构、敏捷基础设施及公共基础服务、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设计实践;第8 章介绍了Serverless 和Service Mesh;第9 章介绍了如何构建研发流程;第10 章介绍了如何建设团队文化。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希望给技术管理者、架构师和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提供帮助,特别是希望改变研发模式,从交付型软件过渡到云服务的传统软件企业开发者,此书将帮助你少走弯路。
内容简介
关于作者
推荐序一 云端应用时代之光
推荐序二
序
第1章 综述
1.1 Cloud Native的起源
1.2 Cloud Native的组成
1.3 Cloud Native背后的诉求
1.4 如何衡量Cloud Native的能力
1.5 Cloud Native的原则
注释
第2章 微服务架构
2.1 微服务架构的起源
2.2 为什么采用微服务架构
2.3 微服务设计原则
2.4 微服务架构实施的先决条件
2.5 微服务划分模式
2.6 微服务划分反模式
2.7 微服务API设计
2.8 微服务框架
2.9 基于Dubbo框架实现微服务
2.10 基于SpringCloud框架实现微服务
2.11 服务发现场景下的ZooKeeper与Etcd
2.12 微服务部署策略
2.13 为什么总觉得微服务架构很别扭
注释
第3章 敏捷基础设施及公共基础服务
3.1 传统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
3.2 什么是敏捷基础设施
3.3 基于容器的敏捷基础设施
3.4 基于公共基础服务的平台化
3.5 监控告警服务
3.6 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服务
3.7 分布式缓存服务
3.8 分布式任务调度服务
3.9 如何生成分布式ID
注释
第4章 可用性设计
4.1 综述
4.2 逐步切换
4.3 容错设计
4.4 流控设计
4.5 容量预估
4.6 故障演练
4.7 数据迁移
注释
第5章 可扩展性设计
5.1 加机器能解决问题吗
5.2 横向扩展
5.3 AKF扩展立方体
5.4 如何扩展长连接
5.5 如何扩展数据库
5.6 如何扩展数据中心
注释
第6章 性能设计
6.1 性能指标
6.2 如何树立目标
6.3 如何寻找平衡点
6.4 如何定位瓶颈点
6.5 服务通信优化
6.6 通过消息中间件提升写性能
6.7 通过缓存提升读性能
6.8 数据库优化
6.9 简化设计
注释
第7章 一致性设计
7.1 问题起源
7.2 基础理论
7.3 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分类
7.4 如何实现强一致性
7.5 如何实现最终一致性
7.6 分布式锁
7.7 如何保证幂等性
注释
第8章 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8.1 Serverless
8.2 ServiceMesh
注释
第9章 研发流程
9.1 十二因子
9.2 为什么选择DevOps
9.3 自动化测试
9.4 CodeReview
9.5 流水线
9.6 为什么需要AIOps
9.7 基于数据和反馈持续改进
9.8 拥抱变化
9.9 代码即设计
注释
第10章 团队文化
10.1 为什么团队文化如此重要
10.2 组织结构
10.3 环境氛围
10.4 管理风格
10.5 经典案例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