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是显示的未来,是大数据时代显示巨量信息的载体,是实现健康显示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结合政、产、学、研多年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3D显示的基本原理、实现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介绍3D显示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包括第3~6章,介绍基于眼镜、光栅、指向背光等传统光学元件的2视点与多视点3D显示技术;第三部分包括第7~9章,介绍光场3D、体3D、全息3D等真3D显示技术;第四部分包括第10~12章,介绍视错觉3D显示技术、AR/VR中的3D显示技术及应用,以及3D显示的画质提升与视疲劳对策。本书可作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理解、应用和发展3D显示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

马群刚,浙江东阳人,理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大湾区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领域的科技工作,新型显示方向两年海外学习经历。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6部。夏军,江苏泰兴人,工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信息显示技术的研究、评测和标准化工作,现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图像图形学会立体图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会液晶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1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3D显示技术的发展

1.2 3D显示技术的类别

1.3 3D显示技术的应用

1.4 3D显示技术的挑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立体视觉与3D显示

2.1 人眼的视觉功能

2.2 深度线索

2.3 3D显示中的视觉线索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眼镜式3D显示技术

3.1 色差式3D显示技术

3.2 偏光式3D显示技术

3.3 快门式3D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光遮挡型3D显示技术

4.1 视差光栅3D显示技术

4.2 动态视差光栅技术

4.3 自由立体显示的评价参数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光折射型3D显示技术

5.1 柱透镜光栅3D显示技术

5.2 棱镜光栅3D显示技术

5.3 液晶透镜光栅3D显示技术

5.4 GRIN液晶透镜光栅3D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指向背光3D显示技术

6.1 光折射型指向背光3D显示技术

6.2 光反射型指向背光3D显示技术

6.3 光衍射型指向背光3D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光场3D显示技术

7.1 光线空间与光场显示

7.2 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

7.3 多层成像3D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体3D显示技术

8.1 基于发光介质的固态体3D显示

8.2 基于旋转屏幕的动态体3D显示

8.3 全息体显示

8.4 自由空间体3D显示

8.5 多平面体3D显示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全息3D显示技术

9.1 全息3D显示的基本原理

9.2 全息图的计算方法

9.3 全息3D显示器件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视错觉3D显示技术

10.1 视错觉3D显示原理

10.2 景深融合3D显示技术

10.3 基于Pulfrich效应的3D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VR/AR中的3D显示技术

11.1 虚拟现实中的3D显示技术

11.2 增强现实中的三维显示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3D显示画质与视疲劳

12.1 串扰及其改善对策

12.2 摩尔纹及其改善对策

12.3 逆视及其改善对策

12.4 视疲劳及其改善对策

本章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