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新技术文献,以及导航接收机的特点,重点介绍北斗导航电文的组成、北斗接收机的技术指标和软件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本书共8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卫星导航的基本概念、无线电导航定位方法和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况;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卫星定位中的空间坐标系和时间系统;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历和北斗卫星坐标的计算,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信号;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北斗系统定位解算方法;第六章和第七章重点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方法;第八章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系统的卫星信号和性能。

作者

范录宏,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雷达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讲授研究生课程“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和本科生课程“导航与定位技术”多年。


皮亦鸣,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信号处理学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信号处理》和《全球定位系统》学报编委委员。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雷达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多项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预研项目,获国家科学发明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80篇,出版专著3部。


李晋,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雷达信号处理、太赫兹雷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预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


查看全部
目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导航的基本概念

1.2 导航的分类

1.3 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

1.4 无线电导航定位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第2章 空间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2.1 地球的运动

2.2 坐标系统

2.3 时间系统

第3章 卫星的运动与星历

3.1 开普勒三定律

3.2 卫星运动的轨道参数

3.3 二体问题

3.4 卫星的位置和运行速度计算

3.5 北斗卫星星历

第4章 北斗导航卫星信号

4.1 北斗卫星的测距码

4.2 载波信号

4.3 导航电文

4.4 卫星的信号强度与覆盖

第5章 北斗系统定位原理

5.1 基本概念

5.2 伪距法测量

5.3 伪距观测方程及定位计算

5.4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

5.5 观测卫星的精度

5.6 BDS相对定位

5.7 差分BDS

第6章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

6.1 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组成与功能

6.2 北斗接收机的分类

6.3 北斗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6.4 北斗接收机天线

6.5 北斗接收机的前端

6.6 BDS接收机的信号解调

6.7 BDS接收机设计规范

第7章 BDS信号的捕获与跟踪

7.1 BDS软件接收机

7.2 BDS信号的捕获

7.3 捕获方法

7.4 BDS信号的跟踪

7.5 载波跟踪环

7.6 码跟踪环

7.7 BDS接收机中的跟踪环

7.8 多路径效应

第8章 GPS系统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8.1 GPS系统

8.2 GLONASS系统

8.3 Galileo系统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