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打破当下青少年心理工作常见的问题模式,坚持以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少年问题,发掘新时代青少年的新需求,拒绝给青少年贴上问题标签。作者坚信青少年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沿着发展的路径去工作,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运用20年心理咨询经验,深刻剖析青少年心理工作现状,提出反思,探索出全新的工作路径,提出具体的工作策略,*后通过实际案例做进一步展示。本书是对于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全新探索。

推荐语

权威可信

国家心理督导师韦志中,资深心理咨询师周治琼,凝聚20余年心理咨询与教育经验,打破青少年心理工作僵化模式,打造积极发展新路径。

理论专业

从积极心理学、自我发展心理学等理论出发,结合家庭和学校教育需要,以发展的角度看待青少年问题,发掘新时代青少年的新需求。

逻辑严密

剖析工作现状,凝练问题反思,提出教育策略,呈现案例演示,一步步直击青少年工作问题本质,探索出新的更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新路径。

实操性强

打破问题模式,从新时代青少年发展需要出发,针对具体发展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做进一步指导,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指明教育方向。


作者

韦志中  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

韦志中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0多年,出版心理学著作《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等30多本。他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他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3万多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周治琼   曾任广州市脑科医院少儿科心理医生,79号渡老师,广州市治心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相关工作五年,共接诊患者2000余人,累计治疗时间达5000小时。临床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能准确分析儿童青少年问题背后的成因,针对性地开展治疗;同时擅于结合家庭治疗,改善家庭互动模式。

发表多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论文,协助编写《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孩子厌学怎么办?》《社区心理学》等书籍。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简介

一、当今应试教育下的心理问题

二、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心理工作

三、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偏差”

四、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五、青少年心理需要新旧对比

第二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现状

一、青少年心理工作需求巨大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探索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第三章 当代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埃里克森关于青春期的研究

二、教育中的“互联网革命”

三、游戏背后的心理现象

四、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堵防火墙

五、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

六、外部的文化动力因素关联法

第四章 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

一、“还是别人家的小孩好”

二、找出孩子的五个优势

三、分享做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感受

第五章 青少年案例分享

一、案例报告

二、案例点评

三、实操技术分享

第六章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一、自我中心的来源和定义

二、文化引发的“自我中心”

三、成人走出“自我中心”

四、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第七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的路径

一、“人为的”发展性问题

二、青少年常见的三类问题

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障碍性心理咨询

四、来自国外学校心理咨询模式的启示

五、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方法

第八章 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策略

一、青少年心理工作从何处开展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家庭游戏

四、家庭教育的意义

第九章 陪伴和支持

一、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二、生活即教育

三、何谓陪伴能力

第十章 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青少年心理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提供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理念方向

二、青少年心理工作中的“自信”

三、职业教育的心理内涵

四、积极心理学技术的四大方向

五、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四个方向

六、青少年心理工作面临转型

第十一章 积极心理学技术的应用

一、模糊认知模式使思维变得狭隘

二、积极心理学技术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

第十二章 青少年心理咨询实例

一、伦理解释

二、案例演示

三、案例点评

四、咨询感受

五、重申伦理规范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