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心理学工作者该何去何从,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如何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根据自己20多年的实践经验,把对心理学服务社会的一些思想、理论和技术探索表达出来,汇集成书。

本书共分为5个部分:心理学与社会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的心态提升探索、本土化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作者希望通过本书,为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推荐语

★名家作者

三位作者从事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20多年,长期深入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经验。

★开山之作

中国首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著作,是一部社会心理服务的实操指南。

★内容专业

全书共分5个部分,全面、专业,为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实操性强

为提升社会全民积极心态、探索本土化服务模式 、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人才提供实用性强的解决方案。


作者

韦志中     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


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0余年,出版心理学著作《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等20多本。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3万多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著作

001《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

002《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003《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004《社会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005《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006《幸福36计:成语典故中的心理学》

007《社会心理服务走基层实践与调研纪实》

008《权宜之“计”》

009《积极心理学》

010《心解水浒》

011《体验式班会》

012《心旅伴》

013《爱情心理学》

014-016《团体心理服务技能(本会团体方向)培训教材》系列

017《家有高考生》

018《学生生涯规划体验课实录》

019《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课实录》

020《体验式家长会》

021《心理学入门》

022《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孩子厌学怎么办?》

……


漆德安  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林平光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总干事,中国心理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查看全部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序言四

序言五

前言

第一章 心理学与社会服务

第一节 心理学的三次“变性”

第二节 心理学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第三节 社会服务对心理学工作者的挑战

第四节 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展望

第二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心态提升探索

第一节 论幸福

第二节 社会积极心态培育中的积极情绪培育

第三节 社会积极心态培育中的积极品质训练

第四节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资本

第五节 中国人的幸福之道——五伦与四端

第六节 社会心理教育的“大心育”策略探讨

第三章 本土化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探索

第一节 运用积极心理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心理茶馆

第三节 “254”社区心理服务技术

第四节 心旅伴心理旅游

第五节 扶贫干部的心理资本建设

第六节 基层民主会议的合作对话模式

第七节 积极婚姻辅导模式

第四章 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探索

第一节 心理学家使命感×专业能力=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效能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心理学工作者的两条腿走路

第三节 心理学工作者的跨界思维

第四节 心理学志愿者队伍选拔、培训与督导机制

第五节 社会心理服务队伍的品牌建设

第五章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阶段

第二节 社会心理服务中的伦理观建设和伦理设置

第三节 公益活动与幸福感

第四节 管理、治理与服务的差异

第五节 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