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开始把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转到了社会心理服务。

作者从2019年6月初到7月底,历经50天走访了11个市、县,在学校、基层法院、居民社区等地进行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与调研。在此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20多年的实践经验,把对心理学服务社会的一些思想、理论和技术探索表达出来,汇集成书。希望本书能作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实践操作指引,更好地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在基层单位的推进。


推荐语

★名家作者

作者为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3万业内人士心灵导师,从事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20年,经验丰富,著作等身。

★内容专业

包含68种心理技术理念,为探索本土化服务模式、创新心理服务技术、培养实践型服务人才提供实用性强的解决方案。

★实操性强

作者走访11个基层单位做调研,为社会心理服务的一线部门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受众广泛

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学工作者及爱好者,更适合公务员、教师、社区人员的日常工作所需。


作者

韦志中  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

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0年,出版心理学著作《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等20多本。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3万多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著作

001《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

002《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003《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004《社会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005《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006《幸福36计:成语典故中的心理学》

007《社会心理服务走基层实践与调研纪实》

008《权宜之“计”》

009《积极心理学》

010《心解水浒》

011《体验式班会》

012《心旅伴》

013《爱情心理学》

014-016《团体心理服务技能(本会团体方向)培训教材》系列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中国牌社会心理服务道路——西平模式的调研与执行

西平模式介绍

调研缘起

调研阶段

心理学的定位

“中国牌”心理学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

人才的增能计划

技术的本土化

小结

心理学社会组织的困境与出路——以阜阳市心理学会为例

阜阳市心理学会简介

两次会议

社会组织的困境

困境形成的原因

阜阳市心理学会遇到的困境

心理学社会组织的分类

心理学社会组织的出路

小结

打造一枚坚不可摧的心盾——广州市荔湾区公安分局心理讲座有感

警务人员的心理现状

心理讲座报道

我的感想

头上插“天线”的人

心理防御的等级

心理关怀的等级划分

小结

以心为本,妇联心理工作的新高度——山东莱芜讲课有感

妇联组织

当前妇联组织的工作困境

行程安排

课程的多次修改

放下专家身份,以妇联的需求为主

妇联的工作重心在于化解矛盾

小结

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走进阜阳市颍东向阳社区

社区志愿者

具体实践

志愿服务的有偿性

志愿者“增能计划”

社区志愿者人才打造

居民自治与志愿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管理中心

小结

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济南长清区干部素质培训班调研

塞利格曼谈心理学

开展讲座

长清区介绍

书记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们不能再“混”心理学了

心理学要围绕当下需求开展工作

“动之情”心理调解室

心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小结

青少年心理工作反思、策略与路径——山西临汾录课有感

课程录制

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方向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加大

孩子的问题并不全是父母的错

告别病理学,为青少年的发展服务

把青少年的心理工作从低级引向高级

小结

用“心治”让人民感受到公平——走进山西省河津市法院

讲座开展

心理事实

体验者认知偏差

心理层面的体验不容忽视

受害者心理与道德绑架

培育积极心态,破解心理事实

小结

教师是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排头兵——走进山西省河津市教育局

教师群体面临的问题

讲座报道

教师应该是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排头兵

职业即教育

我在职业上获益比较大

教师应该是快乐的

小结

心理健康服务不等于社会心理服务——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年会有感

会议报告

心理学不能包打天下

心理健康服务不是社会心理服务

把行政干部转化为自己人

小结

心理茶馆调研——走进东莞市雅园社区

心理茶馆的相关介绍

关于心理茶馆的新闻报道

韦老师的调研报道

“心理茶馆”的近期开展情况

心理茶馆工作人员的定位

心理茶馆的追求目标与未来展望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