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的推广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成语基本都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隐含着意义深远的道理。现今全世界都在流行积极教育、流行积极心理学,人们渴望更多的是积极心理、正能量。在这样的大时代趋势下,我们发现许多成语不仅蕴含着古人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而且可以成为我们现代人的行动指南。

本书共分6个类别,将36个成语故事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些故事都是符合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行为指导,以期使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


推荐语

★作者为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3万业内人士心灵导师,从事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20多年,经验丰富,著作等身。

★从成语典故中挖掘心理学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社会积极心理学。

★共分6个类别,36个成语故事,蕴含丰富心理哲学,全面、专业,成为现代人的思想行动指南。

★哈佛幸福课教授泰勒、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知名学者杨绛都在推崇的幸福法门。


作者

韦志中     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安徽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

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20年,出版心理学著作《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等20多本。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3万多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著作

001《画心:绘画心理治疗师的心灵透视课》

002《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003《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004《社会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005《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006《幸福36计:成语典故中的心理学》

007《社会心理服务走基层实践与调研纪实》

008《权宜之“计”》

009《积极心理学》

010《心解水浒》

011《体验式班会》

012《心旅伴》

013《爱情心理学》

014-016《团体心理服务技能(本会团体方向)培训教材》系列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家庭篇

孟母三迁:环境与体验是孩子成才的两大法宝

天伦之乐:唯有陪伴才能建立亲密关系

爱屋及乌:婚姻中需要包容

雪中送炭:婆媳相处的秘籍

书香门第:家风营造者

一家之计:家庭规划

第二章 交往篇

志同道合:知己的标准

洗耳恭听:人际交往离不开倾听

娓娓道来:沟通的技巧

助人为乐:助人行为不能断送

成人之美:人际交往中难得的品质

既往不咎:心理层面的问题解决

第三章 成长篇

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上屋抽梯:居安思危,潜心修炼

望梅止渴:积极暗示,调整心态

得寸进尺:提高要求,充实自我

关门捉贼:抓住心贼,逐一改正

当仁不让:学会担当,不忘初衷

第四章 情绪篇

感恩戴德:要有感恩之心

釜底抽薪:调节不良情绪

以情制胜:不要被“坏”情绪感染

不能自已: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指桑骂槐:智慧地宣泄情绪

慈悲为怀:积极情绪要有,消极情绪也不能消灭

第五章 学习篇

凿壁偷光:拥有时间管理能力

囊萤映雪:学习需要刻苦与自省

闻鸡起舞:学习要拒绝拖延

韦编三绝:学习要有目标和方法

暗度陈仓:在学习中要避免从众,做到自觉自律

转识成智:实践出智慧

第六章 知行合一篇

志在四方:树立远大目标

潜龙勿用:人生规划与厚积薄发

否极泰来:学会用积极心态看问题

孜孜不倦:坚持就是胜利

心无旁骛:提高注意力

舍生取义:选择的重要性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