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推荐语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部编年体通史,跨16个朝代,囊括1362年的史事,呈现政局盛衰图景,刻画为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宋朝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一生著书无数,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获取治国的经验。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元丰七年(1084),此书完成,至此共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宋神宗在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的部分内容之后,十分赞赏,认为此书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下令将该书改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撰写了序文。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周纪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孙膑智斗庞涓

苏秦游说六国

孟子谏齐宣王

张仪巧言破合纵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齐襄王纳谏杀幸臣

廉颇负荆请罪

触龙说赵太后

长平之战

秦纪

李牧大破匈奴

李斯谏逐客

韩非客死于秦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学万人敌

赵高专权

巨鹿决战

汉纪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垓下之战

萧规曹随

周勃刘章平定诸吕之乱

淮南王谋反

周亚夫治军

袁盎害晁错

李广机智退敌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平定南越

苏武完节归汉

汉匈和亲

王莽篡位

绿林起义

刘秀称帝

班超请兵平西域

邓太后摄政

黄巾起义

曹操迎汉献帝

官渡之战

刘备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关羽败走麦城

魏纪

诸葛亮上《出师表》

马谡违命失街亭

刘禅乐不思蜀

晋纪

羊祜立德笼人心

司马睿礼贤下士

祖逖北伐

投鞭断流

淝水之战

宋纪

刘裕篡位称帝

刘子业杀旧臣

李弃义告友

孝文帝年幼即位

齐纪

萧道成即位建南齐

孝文帝改制

孝文帝亲征夺南阳

孝文帝临终重托元勰

萧宝融称帝

王珍国杀昏君

梁纪

大司马萧衍建梁朝

元子攸称帝

高欢死里逃生

侯景攻台城

高洋建北齐

陈纪

宇文觉建北周

高演夺权称帝

口吃天子奢靡乱政

杨坚主持北周朝政

陈叔陵宫廷作乱

陈后主亡国

隋纪

文帝赏臣殿上争功

杨素平叛江南

杨广弑父

隋炀帝三征高丽

李渊攻克长安

唐纪

李世民智降薛仁杲

李世民讨伐刘武周

武牢关之战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内廷练兵

太宗论忠臣与良臣

马周劝太宗减赋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长孙无忌遇害

武后垂帘听政

狄仁杰冤案昭雪

安禄山蓄谋作乱

李猪儿刺杀安禄山

郭子仪率兵雪国耻

刘晏理财

颜真卿宁死不屈

李晟收复京师

袁高犯颜直谏

柳公绰书生治军

李愬雪夜入蔡州

李德裕泪谏慎诛臣

贤臣助武宗

徐云虔出使报知己

黄巢长安建国

后梁纪

李克用结盟阿保机

李存勖败梁军

朱全忠叹无葬身之地

韩延徽效命阿保机

王衍荒淫废国政

后唐纪

王彦章不事二主

郭崇韬独揽伐蜀大权

李嗣源谋位

钱元瓘优容大臣

李从荣夺权身亡

后晋纪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景延广传言激契丹

将计就计败契丹

张彦泽投降灭后晋

后汉纪

刘知远称帝

后周纪

世宗大败北汉军

查看全部
书评
查看更多
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的评分:
提交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