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汉末,民不堪命,揭竿而起,是谓黄巾起义。汉室宗亲刘备及桃园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伙同中郎将董卓、骑都尉曹操、下邳丞孙坚共同镇压黄巾军;起义军败后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何进掌权,宦官杀何进,袁绍杀宦官,董卓赶走袁绍并废刘辩立献帝刘协而欺主弄权。曹操谋杀董卓不成作檄文以达诸侯,集十八路军马推袁绍为盟主讨董卓,董卓被杀;因争权夺利诸侯相互厮杀。曹操兵起山东护汉帝自洛阳驾幸许都,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一战,曹操败袁绍,遂削平北方的抗拒力量,独霸中原;时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权据江东,刘备荆州依刘表,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又兼荆州兵多粮足,遂与曹、孙抗衡。曹欲兵霸江南,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与周瑜携手破曹,赤壁一战,曹败回江北,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此后,三国虽有战争也各有胜负;曹操死,子丞自立为帝;各随即亦自立为帝,孙权为魏帝授为吴王;魏国权臣司马懿、孙炎灭蜀后,代魏立晋,代吴而复归一统。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自东汉末年至魏、蜀、吴三国归晋期间的历史故事。它艺术地再现了激烈的农民起义、封建军阀混战以及勾心斗角的政治角逐步。为了利于少年儿童阅读,本书对《三国演义》原著进行了改写。力求保持原著风采,语言流畅。
原著者简介
导读
第 一 回 桃园三结义
第 二 回 张飞鞭督邮
第 三 回 曹操刺董卓
第 四 回 三英战吕布
第 五 回 巧使连环计
第 六 回 陶谦让徐州
第 七 回 吕奉先射戟
第 八 回 命丧白门楼
第 九 回 煮酒论英雄
第 十 回 土山约三事
第 十一 回 白马坡解围
第 十二 回 五关斩六将
第 十三 回 兄弟古城会
第 十四 回 袁曹战官渡
第 十五 回 跃马过檀溪
第 十六 回 徐庶荐卧龙
第 十七 回 诸葛亮出山
第 十八 回 火烧博望坡
第 十九 回 单骑救幼主
第 二十 回 大闹长坂桥
第 二十一 回 孔明过江东
第 二十二 回 智激周公瑾
第 二十三 回 蒋干盗伪书
第 二十四 回 草船巧借箭
第 二十五 回 黄盖诈降曹
第 二十六 回 庞统献连环
第 二十七 回 孔明祭东风
第 二十八 回 赤壁大鏖兵
第 二十九 回 败走华容道
第 三十 回 一气周公瑾
第 三十一 回 子龙取桂阳
第 三十二 回 关公战长沙
第 三十三 回 刘备借荆州
第 三十四 回 甘露寺招亲
第 三十五 回 二气周公瑾
第 三十六 回 三气周公瑾
第 三十七 回 马超反西凉
第 三十八 回 张松献地图
第 三十九 回 截江夺阿斗
第 四十 回 惨死落凤坡
第 四十一 回 义释老严颜
第 四十二 回 大战葭萌关
第 四十三 回 关云长赴宴
第 四十四 回 智取瓦口关
第 四十五 回 计夺天荡山
第 四十六 回 巧斩夏侯渊
第 四十七 回 孔明取汉中
第 四十八 回 决水淹七军
第 四十九 回 刮骨疗箭毒
第 五十 回 大意失荆州
第 五十一 回 英雄走麦城
第 五十二 回 雪恨伐东吴
第 五十三 回 七擒孟获
第 五十四 回 智收姜伯约
第 五十五 回 挥泪斩马谡
第 五十六 回 木牛和流马
第 五十七 回 火烧上方谷
第 五十八 回 诸葛亮归天
第 五十九 回 政归司马氏
第 六十 回 三分归一统

